云南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各种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仓储式商场发展较快。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按销售地区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84.61亿元,增长12%;县消费品零售额165.76亿元,增长10.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88亿元,增长9.3%。按经济成份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149.5亿元,比上年下降3.6%;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68.23亿元,下降7.1%;个体私营经济359亿元,增长21.2%;其他经济成份134.52亿元,增长15.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444.2亿元,增长9.9%;餐饮业106.61亿元,增长18.3%;制造业31.65亿元,增长6.7%;农业生产者109.72亿元,增长9.7%;其他行业19.07亿元,增长13%。 全省700多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额完成371.9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为150.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货物运输保持增长,客运有所下降(见下表)。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省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694.4万户,比上年增长11.7%;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734万户,增长31.9%。电话普及率达21.67部/百人,其中主线普及率为10.08部/百人;年末全省电话用户已达93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4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02万户;本年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63.52万户;有互联网用户103万户,比上年增长43.1%。 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期对旅游的推动作用明显,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30.3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14.3%。接待国内游客5110.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12.7%。全省旅游业总收入2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七、对外经济 2002年,外经贸稳步发展,外贸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影响,取得好成绩。全省进出口总额22.2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12%;其中出口14.3亿美元,增长14.9%;进口7.97亿美元,增长7%。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15.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加工贸易进出口完成2.17亿美元,下降0.9%;边境贸易进出口3.71亿美元,增长7.4%。出口市场仍以亚洲市场为主,全省对亚洲出口为11.5亿美元,增长13.2%;对非洲出口1268万美元,下降18.4%;对欧盟出口1.32亿美元,增长25.2%;对北美洲出口7862万美元,增长22%;缅甸成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4.0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18.3%。在出口产品中,“两烟”出口1.37亿美元,冶金类出口3.43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1.84亿美元,磷化工类出口4.01亿美元,农副产品出口1.52亿美元,轻纺产品出口1.55亿美元。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3.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1%,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1.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9%。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合同金额2.9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6亿美元。2002年第十届昆交会成交总金额19.29亿美元。对国内的开放继续扩大,实施经济社会合作项目1319项,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5.54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省财政收支保持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平稳增长,贷款力度继续加大,结构进一步改善;保险业务继续发展。 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6.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增值税34.4亿元,增长2.4%;营业税41.4亿元,增长12.9%。一般预算支出528亿元,比上年增长6.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121.28亿元,比年初增加353.15亿元,增长12.8%。在金融机构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1106.1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2亿元,增长6.3%。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418.48亿元,比年初增加245.38亿元,增长11.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00.41亿元,比年初增加57.68亿元,增长4.6%;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84.22亿元,比年初增加51.22亿元,增长38.5%;中长期贷款余额867.51亿元,比年初增加125.19亿元,增长16.9%。贷款主要支持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三资企业等正常资金需要。现金投放适度。全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042.99亿元,现金支出7042.99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省各种保费收入5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49亿元,增长4.5%;人身险保费收入33.95亿元,增长53.3%。赔付额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1.71亿元,增长8%;人身险赔付额7.47亿元,下降8.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全省登记科技成果52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33项,应用技术成果489项,软科学成果30项。专利申请量1780件,获专利授权1128件;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059项,成交金额达17.95亿元。已建成14个重点实验室和5个中试基地。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全省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18亿元,增长4.5%,促进了重点科技计划和技术创新等工作的顺利开展。省院、省校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共实施科技合作项目20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有30所,招生5.04万人,比上年增长18.8%;在校学生14.34万人,比上年增长20.5%。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有121所,招生4.81万人,比上年增长2.9%;在校学生13.89万人,比上年增长8%。普通中学2267所,招生77.74万人,比上年增长7.7%;在校学生215.14万人,比上年增长7.3%。其中高中411所,招生12.44万人,比上年增长16.6%;在校学生31.55万人,增长19.1%。小学20595所,招生73.71万人,比上年增长1.9%;在校学生450.93万人,下降2.1%。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达到96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7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85.39%。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6.28万人,比上年增长63.3%;在校学生12.37万人,增长62.3%。成人中等专业教育招生数1.1万人,比上年下降43.3%;在校学生4.29万人,下降0.3%。全年扫除文盲25.95万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繁荣文艺创作为中心,农村文化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省各项文化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22个,文化馆127个,群众艺术馆20个,公共图书馆149个,博物馆29个。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1%。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8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