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州全年实现增加值14000万元,增长1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0.14万平方米,增长30.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3.58万平方米,增长1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基本保持上年增长水平。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尽管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部分行业投资减速下降,但以玉凯高速公路和三板溪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投资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旧强劲,使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89亿元(含玉三、三凯高速路重点工程黔东南段的投入),比上年增长16.5%。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它等固定资产投资53.59亿元,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51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19.77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投资33.31亿元,增长12.0%。按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5万元以上项目,不含玉凯高速路等跨地区投资),城镇投资31.86亿元,农村投资4.97亿元。 全州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中等学校学生席位25721个,建筑面积66405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39236个,建筑面积80317平方米;医院病床553张;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数60间,面积1000平方米;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0.61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30.8万平方米;新建公路201公里;改造公路245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度1204公里;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32公里,城镇自来水日供水量2.3万吨;新建公路客、货运车站2个,面积11906平方米,水库容量0.05亿立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州公路里程已达6766公里,比上年增长3.1%,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69314万吨公里,增长23.1%;旅客周转量153344万人公里,上升15.0%。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州邮电业务收入完成513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55.4万门,比上年增加9.7万门,增长21.2%。全年办理邮政函件533.38万件,下降3.1%,全州年末电话用户42.09万户,增长22.2%,其中:市内电话17.3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2.53万户,小灵通9.58万户,公用电话2.65万户;移动电话户数达359643户,增长30.9%;全州电话普及率为9.6部/百人;互联网宽带(ADSL)用户15142户,增长99.6%。 六、国内贸易 全州商业贸易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4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1.36亿元,增长25.5%;餐饮业3.15亿元,增长32.5%;其他行业0.74亿元,下降57.7%。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县城为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县以下为1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对外贸易较快发展,招商引资发展有所减缓。全州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97.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897.01万美元,增长36.4%,进口100.31万美元,增长42.9%。全年全州引进协作项目246项,实际完成212项,比上年减少50个项目,引进合同资金133.53亿元,实际到位28.94亿元,比上年减少1.27亿元,下降4.2%。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州接待42个国家和港、澳、台同胞共计2.39万人,比上年增长79.7%%。其中:外宾2.08万人,港、澳、台同胞0.96万人。接待国内旅游者238.84万人,增长41.4%。旅游总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12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905万元,增长12.7%;财政支出304068万元,增长18.5%。 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州各项国税收入共计入库55182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州地方税收入库共计37862万元,增长12.8%。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全年全州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418596万元,比年初增加27372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3939万元,比年初增加14977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062445万元,比年初增加108140万元。 保险业持续发展。全年全州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21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8119万元,增长26.3%;人身保险费收入13764万元,增长13.0%。全年财产险赔付金额4416万元,增长21.0%;人身险赔付金额1140万元,增长5.4%。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获得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1项,国家财政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1个,共计资金80万元;获省级星火项目5项,省级农业类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培训项目1项,省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项目2项,共计资金64.5万元。有4个县的星火学校通过了科技部门的考核并已挂牌。 各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州有高等专科学校3所,在校学生9668人,比上年增长30.5%,有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本科学生969人;普通中学280所,在校学生282379人,增长7.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4所,在校学生13814人;普通小学1989所,在校学生47789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68%;幼儿园在园幼儿47464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新的成绩,全州已有凯里、雷山、黄平、施秉、麻江、丹寨、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台江、剑河十四个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全州“普九”人口覆盖率从上年的61.24%提高到85.12%。全年扫除文盲29909人。 文化广播事业持续发展。全州共有文化馆20个,职工人数113人,图书馆17个,博物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6个,民族文化工作队7个,专业剧团2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6个,电视差转台398座,卫星收转站46861座,电视覆盖率94.17%,广播覆盖率77.84%。全年出版杂志54万册,出版报纸501.07万份。年末全州共有档案馆1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6.23万卷。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州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10个,其中:医院38个,乡镇卫生院206个,街道卫生院5所,妇幼保健站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采供血机构6个,医学科研所1个。全州实有医院病床6097张;卫生技术人员8372人,其中:执业医师2608人,执业助理医师1267人,注册护士1972人,社会诊所、医务室257个,卫生技术人员632人。村卫生室2209个,医生和卫生员3187人。凯里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88407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州在参加全省田径、体操、拳击、跆拳道冠军赛,共获金牌10枚、银牌11枚、铜牌11枚;参加全省田径、体操、拳击、跆拳道、乒乓球青少年锦标赛,共获金牌15枚、银牌13枚、铜牌19枚。我州输送的运动员,出席27届奥运会获得了体操个人高低杠和团体第七名的好成绩,实现了黔东南州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零”的突破;参加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和国际邀请赛分获第二名;参加全国亚高原半程马拉松公开赛和万米长跑比赛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九名的好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发展,现有全民健身工程点36个,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14个;创办了5个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