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云南省统计局

五、固定资产投资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大了对全省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小城镇建设等的投入。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亿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76亿元,比上年增长0.6%;更新改造投资75亿元,下降16.5%;房地产开发投资79亿元,下降14.2%;其他投资19亿元,增长1.1%。

全省31个重点建设完成投资131.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83.7%。共有10个项目建成投产和部分建成投产,超额完成了建成投产8个项目的计划目标。建成投产项目的新增能力为:水库库容4.37亿立方米,输水干渠102公里,增灌农田32.2万亩,高速公路114公里,民航二级机场1座,电气化铁路347.2公里,22万伏输电线路115公里,11万伏输电线路294公里,电力装机6万千瓦,磷铵12万吨,省内ATM宽带多媒体通信网1条。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通信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运输紧张状况有较大改善。

邮电通信快速发展。全省邮电业务总量90.82亿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48.2%。固定电话普及率达7.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0万户。

七、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仓储式商场发展较快。全省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190.57亿元,比上年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19亿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9%)。按销售地区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09.28亿元,增长9.1%;县消费品零售额139.08亿元,增长7.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4.81亿元,增长7.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14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80.88亿元,增长1.4%;个体私营经济253.91亿元,增长14.9%;其他经济类型99.84亿元,增长9.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376.49亿元,增长6.5%;餐饮业74.87亿元,增长21.2%;制造业27.02亿元,增长5.1;农业生产者90.02亿元,增长7.3%;其他行业14.77亿元,增长4.7%。

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额完成358.5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8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八、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外经贸工作取得好成绩。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18.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出口11.75亿美元,增长13.6;进口6.38亿美元,增长2%。边境贸易大幅增长,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出口市场仍以亚洲市场为主,全省对亚洲出口为9.5亿美元,增长14.9%;对欧盟出口1.15亿美元,增长1.3%;对北美洲出口0.65亿美元,增长29.6%;在出口产品中,“两烟”出口7755万美元,冶金类出口3.04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1.64亿美元,化工类出口3.18亿美元,农副产品出口1.21亿美元,纺织产品出口1亿美元。

全年协议利用外资7.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4%;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合同金额3.0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4亿美元。2000年第八届昆交会成交总金额19.81亿美元,其中进出口成交金额5.32亿美元,外资合同金额13.57亿美元,外经合同金额0.83亿美元。以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的联合协作为基础,滇泸、滇粤和省院、省校合作为重点,与全国30个省区市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引进省外资金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省财政、金融和保险运行基本正常。财政收支保持稳定增长;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各项存款平稳增长,信贷力度加大;保险业务继续发展。

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一般预算支出413.9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465.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8.92亿元,增长9.7%。在金融机构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10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投向合理,满足了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年末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121.12亿元(含国家开发银行在云南统贷数),比上年末增加203.3亿元,增长9.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9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27亿元,增长4.8%;中长期贷款余额682.3亿元(含国家开发行在云南统贷数),比上年末增加102.47亿元,增长17.3%。主要支持了国家西部建设投资项目及农业、工业、乡镇企业等的发展;现金投放适度。全年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047.78亿元,现金支出5060.25亿元。年末货币流通量为3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省各种保费收入39.0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财产险收入19.06亿元,增长4.6%;人身险收入19.95亿元,增长4.2%。赔付额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财产险赔付额8.89亿元,增长4%;人身险赔付额3.12亿元,增长13.6%。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全省完成重大科技成果53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4项,应用技术成果438项。受理专利申请1710件,获专利授权1216件;签订技术经济合同2054项,成交金额达18.77亿元。已建成11个重点实验室和5个中试基地。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省院、省校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共实施科技合作项目57个。2000年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5%,科教兴滇迈出了新的步伐。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省教育系统招收研究生1231人,比上年增长49.8%。普通高等学校有24所,招生3.2万人,比上年增长16.4%;在校学生9.04万人,增长22.3%,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95万人,比上年增长25.8%,占在校学生的21.6%。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有123所,招生3.76万人,比上年增长3%;在校学生1192万人,比上年下降0.3%;普通中学418所,招生69.84万人,比上年增长11%;在校学生185.97万人,比上年增长11.1%;小学招生70.2万人,比上年下降0.6%;在校学生472.06万人,下降1.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达到88个,占全省县(市)的71.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85.84%。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学校招生数2.69万人,比上年增51.1%;在校学生5.73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7.06万人。全年扫除文盲38.13万人。

十一、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加大了艺术精品、民族文化和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三大工程建设力度。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30个,文化馆127个,群众艺术馆20个,公共图书馆147个,博物馆28个。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6%和88%。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40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8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