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生态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全省已建立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5个,已获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12个。自然保护区增至1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93.6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4%,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3%。 十二、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68.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947.6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6%。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16.58台,比上年增长42.9%;空调4.04台,增长25.5%;移动电话78.13部,增长34.2%。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继续改善。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64.6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7%,增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85.1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彩色电视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为9.64辆、39.2台、24.29部,分别比上年增长11.3%、15.7%、67.4%。 十三、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7.8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两个确保”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三条保障线”工作迈上新台阶。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8.49万人,比上年下降0.2%,其中离退休人员47.95万人,增长6.9%;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34.97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基本养老金的比例达到100%。有42.51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比上年增长25.5%。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27.9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33万人。全省有71.5%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25.37万人,比上年增长32.6%。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省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为1.38万张,比上年下降17.6%;收养人数为8642人,比上年下降6.2%。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有4873个,比上年增长23%,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2个,增长50.6%。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直接接受社会捐赠0.1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十四、人口 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5.9‰,死亡率为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年末全省总人口达到3869.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38万人。 注:1.自2004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改称“生产总值”。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