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委九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加快西部大开发建设步伐,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为薄弱;工业发展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有所抬头,电力等能源供需紧张矛盾再次显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就业与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44.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是自198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94.53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7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7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9%、42.5%和35.6%,“二、三、一”产业格局得到稳固。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360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434.96美元。 二、农业 农业在克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发展,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全省粮食产量为1104.31万吨,比上年增长6.8%,实现恢复性增长;由于遭受自然灾害以及种植面积调减,部分农产品产量有所下降,烤烟产量为28.75万吨,比上年下降6.1%,油菜籽产量为64.0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其中蔬菜种植面积为41.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3%,脱毒马铃薯为12.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6%,药材为1.8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5.9%。 畜牧业和渔业发展势头较好。全省肉类总产量为156.33万吨,比上年增长7.8%;牛奶产量为3.2万吨,比上年增长26.6%;禽蛋产量为9.12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全年水产品产量为8万吨,比上年增长7.2%。 退耕还林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68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60万亩,荒山造林306万亩,封山育林120万亩。主要林产品产量有增有减,油桐籽产量为8.99万吨,比上年减少7.2%;油茶籽产量为0.93万吨,比上年减少3.9%;生漆产量为0.12万吨,比上年增长0.6%。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8万公顷;新建沼气池9.7万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9.55亿千瓦,比上年增长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45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势明显,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36.7亿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和10.2%。 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生产实现增长的有34个,特别是煤炭、冶金、化工、电力、制药、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强。原煤、发电量、水泥、铝、铁合金等产品产量增长势头强劲,增幅均在16%以上。 工业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7.5,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96亿元,比上年增长89.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3.25亿元,比上年增长85.4%。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在全部建筑业中,具有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实现税金总额7.33亿元,比上年增长5.5%。施工房屋建筑面积为2514.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90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资总量再上新台阶,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8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4.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他投资完成123.83亿元,比上年增长6.7%。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3.19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电力工业完成投资1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3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9.27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安顺电厂(二期)2台机组、黔北电厂2台机组、纳雍电厂2台机组、引子渡3台机组和乌江渡水电站扩建2台机组共11台第一批“西电东送”电源项目投入生产;镇宁至水城、关岭至兴义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新建公路1634.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82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69.37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77.2万千伏安。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势头。全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271.95亿元,增长1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86.81亿元,增长9.2%。分行业看,餐饮业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15.8%;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9.3%;其它行业增长4.4%。 住房、汽车、通信等逐步形成消费热点。销售商品房面积434.1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为53.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23.7%。 价格总体水平回升。受大米、植物油脂、肉类、鲜菜、干鲜瓜果等农产品和医疗保健服务、水、电、燃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升,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2%。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由于化肥、幼禽家畜、大牲畜、农药器械、农用机油等价格大幅度上涨,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1%。 在消费、投资等因素的拉动下,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