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凉山州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坚持实施“工业兴州”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继续深化工业企业体制改革和资产重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加大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我州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6.06亿元,增长22.9%,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1%。独立核算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2.04亿元,增长53.4%,增幅提高33.0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42.67亿元,增长40.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7.82亿元,增长6.3%,重工业增加值34.85亿元,增长52.7%;公有制企业增加值13.39亿元,增长17.5%,非公有制企业产值29.28亿元,增长54.7%;支柱产业增长强劲,其中黑色、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9.40亿元,增长59.9%,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5.34亿元,增长65.7%,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30亿元,增长23.9%,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1.72亿元,增长55.8%,产销率达到99.65%,提高1.53个百分点。完成新产品产值5.57亿元,增长93.9%;出****货值2.05亿元,增长66.3%。

在统计的4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1种产品增加,其中原煤增长46.7%,生铁增长89.0%,钢增长91.6%,成品钢材增长47.4%,铁矿石原矿量增长12.2%,原煤增长46.7%,中成药增长49.1%,啤酒饮料增长28.4%,卷烟增长5.0%,发电量增长17.9%。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企业在深化改革、提高效益方面效果突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4.0%,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亏损额下降37.3%;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7.18亿元,增长102.4%,利税总额为16.57亿元,增长55.7%,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9.1,比上年提升41.2个点;总资产贡献率12.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8%,上升0.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68次,比上年加快0.2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9.0%,提高2.1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0119元,增长41.1%。

建筑业稳步增长。2004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95亿元,增长,24.1%。全州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77个,施工项目827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1.31万平方米,减少16.3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7.11万平方米,减少25.9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0.41亿元,增长68.1%;亏损企业11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和能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逐步升温,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6.89亿元,比上年增长42.2%。

在投资构成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8.01亿元,增长56.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48亿元,增长3.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7亿元,增长5.9%。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行业,其中:电力投资完成39.01亿元,增长160.8%;教育投资完成1.85亿元,下降2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完成9.52万元,增长111.1%;制造业投资完成9.71亿元,增长66.8%。

全年基建和更新改造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77.01%,新增固定资产39.19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54.25%。

凉山建设方兴未艾。年内我州境内在建的有溪洛渡、瀑布沟、锦屏、鸭嘴河、木里河、官地、柳洪、西溪河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工程,以及西攀高速公路、大桥水库、通乡公路、民族地区十年教育行动计划、城市改造、新钢业、西昌钢铁、电信网络技改项目等工程。其中当年投资完成额千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就达112个,比上年增长16.7%,亿元以上的达12个。

五、国内贸易

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形成新的消费升级和消费热点的带动下,全州消费品市场繁荣、购销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4.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达到十年来的新高。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1.91亿元,增长11.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66亿元,增长14.2%。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市场零售额为50.13亿元,增长33.8%;农村市场零售额为24.64亿元,增长2.9%。

在行业结构中,批零贸易业零售额为52.27亿元,增长31.9%;餐饮业零售额为16.72亿元,增长25.6%。

在经济类型结构中,国有经济走出低谷,完成零售额7.83亿元,增长23.6%,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0.3%提高到10.5%。非国有经济完成零售额66.94亿元,增长21.5%,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9.7%降为89.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增长32.3%。

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完成销售总额171.72亿元,增长94.6%,其中:批发额119.46亿元,增长145.9%;零售额52.27亿元,增长31.9%。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合作继续扩大,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1个,协议引进资金29.26亿元,下降62.5%,实际到位资金20.77亿元,增长64.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个,协议引进外资0.22亿美元;省外投资项目33个,协议引进资金17.11亿元;总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9个,具体项目有甘洛新915(1、2号)铅锌矿、会理老鹰岩水电站、会东三和冶炼厂、普格西洛河流域水电开发、冕宁观音岩电站等。投资主要集中于矿产品开采加工、房地产开发、能源、农业等行业。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全年出口创汇2377万美元,增长67.0%。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设施建设继续改善,运输生产稳步发展。全州通县油路工程全部竣工,通乡公路建设开工。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74亿元,新建公路452公里,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76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为6545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80647万吨公里,增长5.2%,公路旅客周转量87540万人公里,增长1.8%。

邮电通讯业持续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新增光缆1770皮长公里,光缆总长度达到11148皮长公里,增长27.9%;新增长途业务线路1414路,累计达到7547路;电话网程控交换机容量109万门,增长4.8%;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4.73万户,增加1.19万户。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60376万元,增长9.88%;年末邮电公网电话用户达37.33万户,增长15.4%,其中:市话用户23.35万户,农话用户13.9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9.80万户,增长19.6%。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18.18%,比上年提高2.38个百分点,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