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8 凉山州统计局

全州经批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当年新增7个,总数达到19个,保护区面积38.17万公顷,增加17.02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8个,资金投入2790万元;烟尘控制区5个,控制面积14.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工业废水排放量2800万吨,上升49.1%,废水排放达标率为45%,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量2.1万吨,上升8.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4%。

十二、人口

2004年全州出生人口62104人,出生率14.44‰;死亡人口23340人,死亡率5.56‰;人口自然增长率8.88‰,比上年下降0.68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8.84万人,年末总人口424.32万人,增长2.13%,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03.49万人,增长3.46%,占总人口的48.0%;彝族人口为188.25万人,增长3.69%,占总人口的44.4%。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到28.36亿元,增长11.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5078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5元,增长13.8%,人均消费支出5239元,增长8.2%。另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56元,比上年净增376元,增长21.1%,增幅提高11.8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296元,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1711元,增长20.2%;财产性纯收入25元,增长36.0%;转移性纯收入124元,增长45.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61元,增长24.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8.0%,衣着支出增长13.0%。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稳定增长。2004年末,全州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6.60亿元,增长15.4%,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46.04亿元,增长12.2%;定期储蓄存款余额80.56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储蓄余额102.33亿元,增长14.2%;农村居民储蓄余额24.27亿元,增长20.7%。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推广,覆盖面积继续扩大。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9.37万人,当年新增0.97万人,养老金发放人数4.5万人,养老金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100%。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县、市17个,参保人数22.89万人,当年新增1.4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0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51万人。全年新增就业人员1.0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2万人,失业率4.1%,下降0.2个百分点。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71万人,当年新增参保职工3.20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面扩大,纳入保障的人数6.82万人,比上年增加0.40万人,发放保障金4975万元,增长17.1%。全年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数11.13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3万人,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193人。全州共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47个,床位数1457张,收养人数1014人。建立农村保障服务网络的乡镇34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65万人。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04年凉山州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