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增长23.1%,铁矿石(成品矿)增长19.4%,电锌增长22.2%,水泥仅增长1.3%,丝增长5.6%,味精增长19.1%,食糖下降0.3%,原煤下降30.6%,化学肥料(折纯)下降7.3%。 工业经济效益日趋好转,总体水平提高。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到位及银行大幅度调低存贷款利率,工业企业亏损面下降。独立核算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40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13.2%,实现利税7.?8亿元,增长13.1%,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9.9%,下降3.7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12.26%,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28次,上升0.09次,成本费用利用率为5.09%,上升了0.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8.38%下降了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上年的23360元上升到28374元。 全社会建筑业生产完成增加值8.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0.1%。全州52户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0.8%;施工工程621个,其中投标工程272个;全员劳动生产率38991元/人,提高1317元/人;施工面积77.35平方米,下降16.2%;房屋峻工面积45.48万平方米,下降3.7%;亏损企业个数也由上年的12个增至今年的15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继续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及投资方向,扩大建设规模,拉动生产和消费,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45亿元,增长11.6%;房地产投资0.94亿元,增长7.6%;其它投资9.94亿元,增长18.2%;完成更改投资2.02亿元,较上年增长1.1倍。 在投资结构中,重点加大了农林、交通通讯、电力工业的投资力度,在各行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农林牧渔水利投资5.05亿元,增长9.6%,所占比重为20.6%;交通通讯业投资6.48亿元,增长26.6%,所占比重达26.5%;电力工业投资4.23亿元,增长66.5%,所占比重为17.3%。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完成投资1亿4千万元;大桥水库投资完成额达3470万元;联通公司17个县市机站建设,完成投资3元;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完成投资1亿5千万元;西昌三水厂、普格县自来水厂、木里县自来水厂完成投资额4千万元。 通过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固定资产27.2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77.08%。年内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容量10.1万千瓦,锌冶炼1万吨/年,改建公路100公里,新建高速公路39公理。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发展平稳。2000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7.82亿元,增长89.%。 虽然公路设施不断改善,但受“天保”工程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及部份企业生产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步伐放慢。全年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120683万吨公里,增长17.0%;公路旅客周转量117246万人公里,增长0.3%,公路总里程为1.83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0.35万公里,高速公路为73公里。 邮电通讯业减缓了上年迅猛发展热头,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65亿元,增长51.6%。全州新增光缆0.06万以长公里,光缆总长度达0.16万以长公里;新增长途业务电路248路,达到3014路;新增本地电话网程控交换机容量7.32万门,达到25.68万门;年末公网电话用户达27.46万户,其中:市话用户13.08万户,农话用户3.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5]万户;全州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2%,其中:城镇电话普及率为10.6%;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为4290户,比上年增加3546户。 六、国内贸易 2000年,全州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0.31亿元,增长9.6%,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70亿元,增长10.9%。分城乡看,农村市场好于城镇市场,市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各为25.21亿元、15.1亿元,分别增长巳8.1%、12.0%。分经济类别看,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5.10亿元,下降14.08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为12.7%;非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为35.21亿元,增长14.1%,所占比重由上年的83.7%上升为87.3%,尤其是个体经济增势比较明显,增长了24.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零售保持了一定的增速,2000年各实观零售额23.83亿元,4.27亿元,分别增长8.8%,22.3%。 七、对外经济 我州对外贸易一改去年低迷状况,全年实现外销额1084万美元,增加473万美元,增长77。4%。 国内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三资企业3户,协议引进资金6.07亿元(其中合同外资金额393万美元),实际到位4.48亿元(其中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7万美元),继1997年后再次攀上4亿元高峰,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的51.8%,旅游设施及房地产开发项目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能,到位资金占43.0%。 旅游业热点不明显,2000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9.55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9%,其中接待境外游客0.13万人次,同比增长22.51%,旅游外汇收入21万美元,同比下降34.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全州金融部门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在抓信贷资金组织和扩充的同时,狠抓了信贷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金的有效投入,同时努力改进金融服务,稳定金融秩序,较好地支援了全州经济发展。继1997年建设银行率先剥离不良资产后,今年四大国有银行继续按照国家有关信贷政策,剥离不良资产,至年末.共剥离7.4亿元,比年初增加6.25亿元,增长546.8%,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17.33亿元,比年初增长14.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15亿元,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70.68亿元,比年初增长1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2%和10.7%。全州1个证券经营机构,共有121个从业人员,证券交易量达40.29亿元,日均交易量为0.16亿元。 保险事业迅速发展。全年承保总额达84.88亿元,增长25.9%,其中:人寿保险承保总额45.47亿元,增长85.3%;“两保”保费收人1.27亿元。增长19.0%,其:人保保险费收入0.64亿元,增长20.8%;全年处理各种赔案支付额0.45亿元,其中:人保险赔款金额0.09亿元。 九、科学技术教育 我州继续实施“科教兴凉”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时“双十亿”工程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产业,有效地提高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州级部门直属科研单位6个,全年共承担科研项目81个,其中:州级54个。2000年获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全年共实施“双十亿”工程74项,实现产值21.0亿元,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任务。国家级星火计划延续项目3项,新增产值250万元,新增利税2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