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阿坝州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

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外贸共完成进出口总额7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出口总额5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3%;进口总额11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8.7 %。全年招商引资协议引进项目32个,协议资金70.4亿元人民币,其中履约执行项目92个(含续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4.9亿元人民币。引进境外协议项目3个,协议资金1640万美元,履约执行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402万美元。

八、旅游业

旅游业迅猛发展。全州旅游业大力调整和优化旅游客源结构、产品结构,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州旅游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7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8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29.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40.9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971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和10.6%。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699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8772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对农业、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的投入继续加大。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13249万元,比年初增长12%。其中,企业存款275521万元,增长11.2%;农业存款33182万元,增长31.3%。各项贷款余额达714166万元,比年初增长14.1%。其中,短期贷款306967万元,下降0.8%;中长期贷款404660万元,增长27.9%。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491528万元,现金支出1602716万元,现金净投放111189万元。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总收入9952万元,比上年增长7.9%。已决赔案件10439件,已决赔案金额3651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6年,我州积极推进“两基”进程,建立了“专户储存,专款使用”的资金管理制度和“两基攻坚县优先”的资金投入制度,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教育质量跨上新台阶。2006年圆满实现黑水、若尔盖2县“两基”目标,壤塘、理县、茂县、金川、松潘、小金6个县顺利通过“两基”巩固复查。全州“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6.4%,整县“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4.6%,“普九”总数达到10个整县另32个乡镇。2006年末,全州有大专院校1所,普通中等学校4所。年末大专学校在校生5404人,招生1638人,毕业生1165人,有专任教师286人。有普通中小学校1241所,在校生153746人,专任教师8822人,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7316人。

按照“企业主体、产业布局、科研支撑、重点推进”的科技工作新思路,启动了科技富民强县行动,为13县落实了专项启动资金。承办了“阿坝州第八次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座谈会”和“全州中藏药科技产业(民族医药)座谈会”,牵头完成了州政府代表团参加香港“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科技项目实施顺利,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年内确定州级科技项目27个,投入经费258万元,组织科研单位、科技型企业及社会团体申报国家和省科技项目19项,立项9项,获项目资助经费208万元。2006年全州共申请专利43件,组织企业实施专利成果33项,实现新增产值3530万元,新增利税538万元,创近年来专利成果转化最好成绩。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文化扬州”发展战略,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日益兴旺,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大步发展。2006年末,全州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站43个。

圆满完成了“第三届中国·四川阿坝国际熊猫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文艺演出、“四川省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文艺演出等重大活动。成功地参加了2006年10月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大型节目《多彩阿坝》和美术摄影书法作品获多项奖。2006年,全州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2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2处。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2006年末,全州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655台,电视转播发射台128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93.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30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年末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2776张,卫生技术人员324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54人,注册护士69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的成绩。在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我州代表团获得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3.5枚;在四川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州代表团夺得3金13银3铜,奖牌总数列全省第10位,团体总分列全省第13位。以体育彩票销售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全年电脑型体育彩票销售额达2170万元,创公益金收益135万元。

十二、人口

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全州年末户籍人口总数858343人,比上年增加7496人。其中,男性441686人,女性416657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78174人,比上年增加405人,非农业人口180169人,比上年增加7091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千分点。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末,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76792人,比上年减少11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9307万元,比上年增长3.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020元,比上年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80元,比上年增长10.9%。

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5元,较上年增加204元,增长10.8%。其中,工资性收入476元,增长27.8%;家庭经营收入1294元,增长1.7%;财产性收入106元,增长51.9%;转移性收入209元,增长25.6%。。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70元,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