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8亿元,增长38.6%;实现利税总额12.29亿元,增长45.55%,利税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1.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1亿元,增长54.76%;盈利企业盈利额9.19亿元,增长51.4%;亏损企业亏损额949万元,减亏52.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55.1。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7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州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17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6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1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总量再攀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91%。其中,非国有单位投资47.57亿元,增长25.95%。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91.32亿元,增长22.15%;更新改造投资1.15亿元,增长55.58%;其他投资3.76亿元,增长93.96%;房地产开发投资0.80亿元,增长1086.18%;农户投资1.95亿元,增长12.51%。在全社会投资中,采矿业、电力业和交通运输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采矿业投资5.15亿元,增长10.41%,电力业投资60.08亿元,增长42.45%;交通运输业投资12.08亿元,下降9.14%。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含筹建)633个,比上年减少10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90.6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02个,减少53个。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9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45.97%,新增固定资产54.9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55.51%。 初步统计,全州省列14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5.9亿元。3个竣工类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沙坪电站完成投资3.92亿元,目前该电站工程已全部完工,具备竣工发电的各项条件,与电站配套的沙坪至九龙500KV变电站工程项目220KV送电线路已建设完成。2个加快建设类项目完成投资7.45亿元,其中康定机场完成投资3.86亿元,目前已完成校飞工作,并通过初步验收。 五、国内贸易 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者信心增强等积极因素影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7亿元,增长18.4%,加快1.5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7.73亿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5.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2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8.52亿元,增长24.7%;集体经济零售额0.047亿元,减8.4%;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12.01亿元,增长14.4%;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2.4亿元,增长18.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95亿元,增长18.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76亿元,增长18.9%。 创新招商模式,营造招商环境,拓宽招商领域,加大招商力度,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全年新推出招商引资项目26个,共实施国内招商引资项目130项,协议引资509亿元,实际到位国内资金73.5亿元、外资158万美元。协议引进西班牙大西洋铁合金公司投资6亿欧元开发多晶硅。外贸完成出口总额590万美元,增长124.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94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053公里。建成通乡油路234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340公里。新增农村客运线路21条,建成12个乡镇客运站点。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4643万吨公里,增长4.9%;完成旅客周转量53332万人公里,增长4.1%。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邮电业务收入总量3.29亿元,增长18.8%。年末邮电公网电话用户达到12.89万户,增长2.5%。移动通讯稳步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1.23万户,增长21.4%。解决了35个村通信和26个乡宽带接入问题。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35.6%。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3.5%。 全州旅游业继续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一圈一区”规划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和以德格为中心的康巴文化旅游区建设,旅游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44亿元,增长1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912万美元,增长33.5%。接待游客326.2万人次,增长10.7%,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1.5万人次,增长22.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0.84亿元,增长53.8%。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5.35亿元,增长17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5亿元,增长57.6%,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占GDP的比重达8.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性收入4.41亿元,增长4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3亿元,增长28.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8亿元。基本保证了新农村建设、惠民行动、富民安康等方面的资金需要。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6.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08亿元,增长17.8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9.84亿元,增加4.11亿元,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50.6亿元,增加11.14亿元,增长28.2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8亿元,增加3.03亿元,增长31%;中长期贷款余额37.8亿元,增加8.3亿元,增长28.1%。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60.97亿元,现金支出177.81亿元,货币净投放16.84亿元。 保险事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总收入8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财产险收入3753万元;人身险收入1784万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4344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910万元,人身险赔付金额96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7年,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两基”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884所,在校学生15.68万人,教职工9310人,其中专任教师8305人。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6004人;小学803所,在校学生10.17万人;中学45所,在校学生3.4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09%。 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全州中等职业学校4所,招生2564人,在校学生2886人。高等师范学校1所,招生2324人(含成人),在校生6927人(含成人),毕业2548人。成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有651人参加成人高考,录取508人,录取率为78%;参加自学考试4413人,获得本(专)科文凭95人。 深入实施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受惠学生达到20.23万人,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2601人,并与本地学生同步享受“两免”政策;德格、白玉、新龙三县的“普九”通过了省教育督导团的督导评估验收,“普九”县达15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4.9%。新增寄宿制学生4023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解决了800名中等职业学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学生的上学难问题,为边远的村小新建爱心书屋2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