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重点公路建设见成效。2000年,鹧鸪山隧道工程在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关心下,经过几年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工程预可、工可、初设、技术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于12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并在鹧鸪山隧道东洞口举行开工典礼。同时,都江堰·汶川高等级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力争2001年破土动工。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己通过专家评审。继续抓好草地公路改造,2000年完成了刷红路80公里,红原县境内10公里,阿坝县境内10公里,若尔盖县境内10公里,可壤路31公里的公路改造,新铺油路205公里。公路养护机制基本理顺,养护水平和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2000年全州国、省道好路率达到81.67%,综合值76.7,县道好路率达72.31%,综合值72.4,创建县乡标美路黑水渔卡路20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269万人,旅客周转量29220万人公里,货运量32.4万吨,货物周转量7516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业迅猛发展。2000年全州邮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18万元,比上年增长4.8%,电信业务总量5875万元,比上年增长53.4%。期末电话机用户达到42819户,其中市话用户达33039户,农话用户达9780户。公用电话1339部,其中IC卡公用电话144部。移动电话签约用户达7409户,无线寻呼用户达10631户。全州共有邮路29条、总长度2629公里.比上年增加9条,增260公里,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9684门.接入网设备容量2250门。 六、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城乡市场,活跃商品流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114万元,比上年增长7.2%。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60294万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28820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3%和7.0%。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集体经营额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其经营额和比重都不断上升。全年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241万元,下降1.5%,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28万元,增长1.9%,所占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6245万元,增长10.3%,所占比重由上年的70.2%提高到74.4%,尤其是私营和其它经济增势明显,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69万元,增长73.8%,其它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572万元,增长13.3%。 旅游拉动餐饮业快速增长。旅游业的持续兴旺,带动了餐饮业零售额的快速增长。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388万元,较上年增长17.3%,占全部零售额的21.8%,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旅游业的强有力拉动下,旅游沿线的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商贸流通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理县、九寨沟县、红原县、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8%、19.7%、18.9%和13.9%。 外贸出口有所下降。全年外贸出口总值4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4%。其中国有外贸公司出口155万美元,下降11.4%,外商投资企业四川铭瑞克木业有限公司出口18万美元,下降86.9%,四川峨江电解锰厂、四川玉龙工业硅厂、茂县林业科技恩慈公司、州林业铁合金厂等生产企业出口227万美元,增长52.3%。 七、旅游业 旅游市场健康发展、旅游投入再见成效。国家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按照州县共管,以州为主的原则,成立了州旅游管理委员会,组建和正在组建正县级事业单位的九寨沟、黄龙和四姑娘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并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成了主要旅游景区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宾馆饭店逐步上档升级,卫生设施、垃圾处理、通信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市场健康发展,队伍素质逐步提高。九寨沟、黄龙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客源市场在稳固的基础上得到拓展。宣传促销进一步加强,先后组团赴西安、乌鲁木齐、上海、杭州等地参加旅游洽谈会,影响大,效果好。在北京举办的《九寨沟之春》大型交响音乐会获得圆满成功,与都江堰市政府联合举办了川西旅游论坛。在“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指导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已初步形成。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1%和33.3%,旅游业及其带动相关行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14.2%,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八、招商引资 对外开放取得实效。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原则和发展思路,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参予各类招商活动,组织参加了“西部论坛”、中国沿海企业产品展览会暨投资洽谈会,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制定了《阿坝州外商投资优惠政策》、《阿坝州国内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阿坝州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奖励暂行办法》等。重点对旅游业、高耗能工业、水电资源、农牧业、中药材、矿产开发等领域的项目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和包装,并对15万吨电解铝、万吨磁材项目、畜牧业产业化项目、九寨沟、黄龙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项目进行了跟踪。全年共推出招商引资项目48个,协议引进内资项目38个,协议资金7.5亿元,履约执行项目34项,实际到位资金4.4亿。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增收节支培植税源,财政适度、协调发展。全州财政工作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增收节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圆满地解决了“天保”工程实施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了国企改革、支农扶贫、重点建设、社会保障、粮改补贴、科技教育等资金需求,财政经济在投资、旅游和消费的拉动下,保持了适度、平稳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73万元,比上年实际收入增加49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工商税收完成10597万元,企业收人4759万元农业五税完成1178万元,其他各项收入完成2139万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4430万元,比上年增支3204万元,同口径增长23.4%。其中:生产性支出8007万元,专项及其他支出21326万元各项事业行政经费支出65097万元。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87936万元,比年初增长10.7%。其中,财政存款达8330万元,增长31.1%;机关团体存款达23227万元,增长10.4%;储蓄存款达167735万元,增长11.1%。各项贷款余额达283676万元,比年初增长9.0%。其中短期贷款达98077万元,增长7.2%,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达26652万元,增长61.7%,中长期贷款达117138万元,增长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