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巴中市统计局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工业实现增加值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由上年的12.3%上升到12.8%,对GDP的拉动力由2.4%提高到2.6%。其中:7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32亿元,增长26.8%。

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54亿元,增长28.7%;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78亿元,增长25.7%.

各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14.4%、集体企业增长16.4%;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增加值10.43亿元,增长28.0%;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4.32亿元,增长27.9%。

中型企业带动增强。10户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88亿元,增长2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1.4%。

骨干企业贡献突出。19户重点企业和35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48亿元、8.99亿元,分别增长26.8%、25.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4.3%、59.2%。

重点行业支撑明显。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绝对优势的重点行业增加值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0.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3.1%、食品制造业增长75.8%、饮料制造业增长29.9%、纺织业增长38.2%、医药制造业增长50.6%、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40.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量)增长29.8%、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20.4%、罐头增长53.1%、白酒增长27.2%、啤酒增长20.6%、瓶(罐)装饮用水增长53.5%、丝增长20.3%、丝织品增长33.4%、中成药增长2.0倍。

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3.73亿元,增长27.0%。利润总额达到1.34亿元,增长15.3%;利税总额达到3.22亿元。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19.6%、劳动生产率提高53.6%、产品销售率达到98.0%,新产品产值率提高1.1个百分点,综合效益指数上升到152.8%,提高14.6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101户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利润1.20亿元,缴纳税金826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4.8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5.2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4.2%、17.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80.32万平方米,增长2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投入拉动作用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在建施工项目425个,比上年增加12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09个,增加 140个;项目投资额完成56.16亿元,增长39.5%,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81.82亿元,增长38.1%。

项目投资完成额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施工个数达259个、投资额达52.90亿元,增长36.1%,推动了全社会投资强劲增长。基本建设投资44.37亿元,增长51.0%,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4.2%,以高额投资和高速增长的绝对优势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5.3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10.47亿元,增长31.4%。

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投资13.73亿元,上升59.1%;农户投资11.93亿元,增长15.0%。第一产业投资6.99亿元,增长12.1%;第二产业投资16.91亿元,增长38.0%,第三产业投资57.92亿元,增长42.1%。

五、交通、邮政与信息传输

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全年交通建设施工项目5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9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地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实施顺利,二级路网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30亿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0.60亿元,26条县通乡油路建设投资计划全面完成。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519.35公里,其中:省道682.07公里、县道1568.63公里、乡道1640.75公里、专用公路56.31公里、村道5571.59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中,等级公路达到3918.16公里,比上年增加1475.78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提高到41.2%,其中:二级公路536.77公里、三级公路459.59公里,四级公路2921.82公里,等外级5601.19公里。

运输行业稳步发展,邮政业务大幅增加。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10.43万辆,全年旅客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3.42亿人公里和16.9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0.3%和51.6%。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000价)达到10380万元,增长43.5%。

通信条件大为改善。移动基站密度增大,移动网络首次实现了对乡镇的全覆盖,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1.42万户,新增5.2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1.3部/百人。年末无线市话用户达到7.60万户,新增2.21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9.56万户,新增5.5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4.7部/百户,其中:城镇普及率达到67.7部/百户,乡村普及率达到25.0部/百户,固定电话通村率首次达到100.0%。全年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六、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分城乡看,城市和县城零售额增长20.0%,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4.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6.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4.5%、其它行业零售额增长12.2%。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市场涨幅不大,国有、集体经济零售额分别增2.9%和1.4%,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和其它经济分别实现零售额51.99亿元、8.7亿元,分别增长18.7%、19.9%,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份额提高到93.2%。

对外经济再创佳绩。全年在建招商引资项目63个,引进资金9.44亿元,其中:国内省外项目53个、资金8.57亿元,省内市外项目10个、资金0.87亿元。全年引进国外资金67万美元,增长42.6%。外贸出口达到1942万美元,增长80.8%。外派劳务672人次,增长27.8%。

七、金融业

金融机构存款攀升,贷款投放增速较缓。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3.50亿元,比年初净增37.21亿元,增长27.3%;贷款余额89.93亿元,净增6.19亿元,增长7.4%。贷款总量中,中长期贷款27.19亿元,增长23.8%;短期贷款62.70亿元,增长1.6%,其中:农业贷款26.77亿元,增长0.1%;工业贷款2.49亿元,增长2.0%;建筑业贷款0.21亿元,增长10.4%;商业贷款20.97亿元,下降6.0%;乡镇企业贷款1.65亿元,增长11.8%,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12亿元,增长1.5倍。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05.16亿元、增长19.4%,现金支出415.11亿元,增长21.5%,货币净投放9.95亿元,同比多投放7.62亿元,增长3.3倍。

保险意识增强,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年各类财产险保费收入3181.55万元,赔款及给付金额1374.07万元。年末实有寿险参保人数185.41万人,保费收入2.79亿元,已决赔案1.09万件,赔付金额3120.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