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广安市统计局

纱(吨)                 1802           -15.79

丝(吨)                  179             6.55

配混合饲料(吨)        80646           141.16

原煤(万吨)            495.7            16.77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50.39            29.27

生铁(万吨)               1.33           -40.84

化肥(万吨)             6.13           117.38

水泥(万吨)           290.48            10.16

企业减亏增盈成效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亏损额0.39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增长58.0%。利税总额实现5.70亿元,增长30.2%。总资产负债率下降8.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68.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0.6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提高6982元,总资产贡献率为 8.35%。

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81亿元,同比增长33.6%。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总产值49.87亿元,其中竣工产值34.78亿元。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91个,其中亏损企业3个;单位工程施工个数1688个,比上年增加170个。实现利润总额2.41亿元,增长7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63.74万平方米,增加33.2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市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和激发各种积极因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热潮,投资规模和投资额度比上年均有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基础行业投资特别是交通建设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市投资增长的亮点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4.14亿元,增长39.9%,占全市总投资的比重达54.9%;更新改造投资4.10亿元,同比增长92.4%;房地产开发投资9.41亿元,增长55.5%。武胜桐子壕航电工程已建成投产,南充至广安高速公路等在建大中型项目进展顺利。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市公路里程已达2419公里,86.9%的村实现通公路。广邻高速公路、广遂公路和广邻高速公路邻水、华蓥、协兴连接线相继建成通车;达渝高速公路邻水段、广南高速公路、广前一级路、邓小平故居保护区东半环公路即将建成;邻垫、南合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即将开工。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路网逐步形成,实现了市到县半小时通达。全年完成营运性货物周转量:公路84634万吨公里,增长6.4%;水路19346万吨公里,增长1.4%。完成营运性旅客周转量:公路133753万人公里,下降1.6%;水运1373万人公里,下降2.5%。年末营运汽车10450辆,其中客车2352辆,货车8098辆。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推进。光缆长度达到3199皮长公里;新增长途业务电路4351路;本地电话程控交换机容量达到35.06万门。互联网注册户数25267户,增长32.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15亿元,增长12.7%。年末邮电公网电话用户达到30.11万户。其中,市话用户16.98万户,农话用户13.31万户。移动通讯高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0.93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13.6%。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6.71%。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2170个。邮政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现有邮政局所142处,农村投递线路达到635条,全市电子化储蓄联网网点66处,储蓄市场占有率14.81%。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了稳中趋旺的局面。受“非典”影响,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增幅曾一度回落,但随着“非典”不利因素的消除,消费市场逐步恢复正常。200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1亿元,增长14.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7.23亿元,增长1.3%,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增大,全年实现零售总额64.38亿元,增长16.1%,占零售额的89.9%。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8.05亿元,同比增长15.5%,农村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43.56亿元,增长13.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0.1亿元,增长24.9%。餐饮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零售额为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完成情况较好。2003年各级财税部门强化征管,实现财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731万元,同比增长23.4%。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94904亿元,同比增长13.4%。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3.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70亿元,增长12.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08亿元,增加2.26亿元,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112.80亿元,增加10.33亿元,增长9.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0.58亿元,增加5.8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7.06亿元,增加2.91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费收入大幅提高。全年保费总收入22170.5万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财产险收入5811.5万元,增长28.0%;寿险收入16359万元,增长30.9%。全年各项赔付金额4410.4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043.4万元,寿险赔付金额1367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综合实力继续增强。“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五区市县全部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先进县,广安农业科技中心基本建成。全年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365万元,财政用于科学支出259万元,其中自然科学支出104万元,科技兴农专项经费投入48万元。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6项,科技兴农计划项目56项,全市实施各类专利技术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