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学年初,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579所,在校学生84.23万人,教职工3.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99万人。基础教育稳步前进,全市小学1848所,招生7.75万人,在校小学生46.2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巩固率98.92%;小学毕业率 99.75%。普通中学194所,在校学生29.0万人。初中巩固率96.19%;高中升学率达49.66%。成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615人;成人初等在校学生2937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43.53万人次。全年参加自学考试 8526人,获得本(专)科文凭1356人。 九、文化、卫生 卫生事业整体推进。2003年全市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2003年末,全市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23个,实有床位5230张;卫生技术人员6310人,其中,执业医师2153人,执业助理医师716人,注册护士1340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341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18人,注册护士52人;乡镇卫生院256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 1596人,注册护士409 人。村级卫生室机构2763个,个体诊所达1070个。年末省级卫生村2个。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03年建成了一批公共文体设施,五区市县全部建成省级以上文化先进县。全市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5个,文化馆5个,演出336场次,观众达21.1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机构数5个,藏书量26.19万册,文化站16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举办县级以上体育比赛126次。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村村通”工程继续巩固,有线电视入户工作积极推进。2003年末,无线广播电台2座,节目2套,本年自制广播节目8123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9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无线电视台2座,节目3套,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系统353座,本年自制电视节目3755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9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4.2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35.54%。 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环境监测站5个,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49个。广安五区市县县城均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39平方公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三废”处理能力提高。2003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8.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8.1%;“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530.6万元。 旅游业渐成亮点。随着邓小平故里品牌的逐渐打响,2003年我市旅游在接待及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邓小平纪念馆、华蓥山天然大盆景等景区景点对外开放,广安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旅游总收入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2%,占全市GDP的5.79%。旅游接待总数为248.02万人次,其中国内旅客248万人次,同比增长58.97%,海外游客175人次,创汇8.77万美元,旅游商品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25.95%。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出生率继续回落。全年出生人口3.76万人,死亡人口2.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全市年末总人口448.54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108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0元,增长6.6%;城镇居民用于交通与通讯、医疗保健、居住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76元,比上年增收143元,增长6.3%。其中,工资性收入增收63.45元,增长6.83%;家庭经营增收106.98元,增长10.2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44元,增长6.6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52%。2003年末全市人均储蓄3710元,比上年增加472元,增长12.7%。 “两个确保”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稳步发展。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3万人。城镇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8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为6.6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0.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0.64万人。2003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 196个,床位达3839张。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17个。全市城镇已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对象13.7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8.69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广安统计年鉴—2004》为准。 2、公报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 3、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