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6%。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71.09万门,当年新增52.84万门;全市电话用户总数达181.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8.8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76.28万户,增加6.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5.52万户,增加22.58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9.99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34.88部/百人,增加5.38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20.25部/百人,增加4.25部/百人。 我市成功承办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城市、交通、旅游基础设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城市旅游形象明显提升。为迎接旅发大会,全市重点打造和整治了竹海风景区、石海风景区、李庄古镇、夕佳山古民居、白塔山风景区、翠屏山风景区和冠英街古民居等精品旅游区7个,完成道路柔性路面改造工程276公里,累计拆迁建筑物总面积53.9万平方米,新建各类旅游基础设施15.2万平方米,市区及旅游公路沿线建筑物风貌整治318.5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规格的竹类植物、乔灌木和花草311.6万株(丛),新增地被物14.3万平方米、绿篱0.9万米;市重点督办基础设施项目34个,总投资概算21.88亿元。2006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57%;旅游收入36.29亿元,增长43.16%;旅游创汇254.23万美元,增长33.38%,其中,旅游商品创汇73.75万美元,占旅游创汇的29.01%。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5家,旅行社33家。 六、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分经济类型:国有经济零售额5.92亿元,增长2.0%;集体经济零售额2.53亿元,增长5.9%;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111.67亿元,增长15.8%,股份制及其他内资28.92亿元,增长16.8%。分行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4.08亿元,增长14.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81亿元,增长18.2%。 全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88.95亿元(其中本年新签约到位30.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64%。其中:到位省外资金55.67亿元(其中本年新签约到位17.32亿元),增长34.76%。引进资金从行业看,主要分布在房地产、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引进省外资金主要来源于北京、湖北、山东、广东、云南和重庆等省(市);省内市外资金主要来源于成都、自贡、眉山、泸州和乐山等市。新引进了世界500强法国雅高集团在宜兴建宜必思商务酒店;浙江浪莎控股集团战略性投资宜宾,其中投资10亿元的“浪莎西部产业园”已经开始起动。世界500强沃尔玛嘉信茂广场已基本建成;美国圣达特宜宾鲁能“速8”酒店已正式营业。 外贸进出口总额历史上首次突破4亿美元,达到438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出口总额32979万美元,增长22.17%,进口总额10837万美元,增长72.7%。实际利用外资11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1%。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达6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85%。地方财政收入26.86亿元,增长43.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65亿元,增长25.04%。地方财政支出62.62亿元,增长10.6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5.88亿元,增长9%。 各项税收收入总计5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3%,其中:国税各项收入32.80亿元,增长24.18%;地税各项收入21.56亿元,增长19.1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4.3亿元,比年初增长16.58%,其中,企业存款113.55亿元,增长14.89%。各项贷款余额206.53亿元,比年初增长15.59%,其中,短期贷款118亿元,增长11.1%,中长期贷款81.83亿元,增长24.6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合计8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6.47%;现金支出合计830.36亿元,增长6.92 %;货币净投放10.65亿元,增长58.52%。 全年保费收入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98亿元,增长14.33%;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79亿元,增长39.71%。保险赔付总额2.80亿元,增长34.3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面推进并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两免一补”政策继续落实并且有所拓宽,全面消除了中小学现存D级危房。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994所(不含成人中小学、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94.66万人。在校学生中,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3.04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04万人,普通高中6.85万人,普通初中22.7万人,普通小学47.7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0.12万人,在园幼儿数10.16万人。 《宜宾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全年有5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15个项目列入四川省科技计划,争取国家和省上科技经费460.3万元。安排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04项,安排应用技术与开发经费565万元。评选出宜宾市2006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9项。 截止年底,全市已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74.73亿元,利税7.01亿元;1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和市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共建立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个;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36件,已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的有14个。 全年专利申请量达373件,累计申请量突破3000件大关,达到3104件。全年专利授权量达296件。全年实施转化专利技术606件,新增销售收入62.7亿元,新增利税11.3亿元,创汇1.45亿美元。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事业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总藏量805千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0个,文物保护单位123个(国家级8个),博物馆5个。本年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 年末,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4.82%,与上年持平;电视综合覆盖率9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9.78万户,比上年增加1.55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692户,增加751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6640.15公里,增加449.29公里。市级广播电台节目2套,电视节目2套;市级广播调频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机5部;市级电视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机4部。全年我市上中央台广播节目40条,其中县级台上15条;上中央台电视节目76条,其中县级台上29条。 年末,全市共拥有卫生机构4396个(含村卫生所、个体门诊),其中,医院、卫生院281个,妇幼保健院1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10458张。卫生机构人员18363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8233人。在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955人,注册护士2394人。乡村医生5645人。全市加大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传染病防治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南溪县、宜宾县和珙县稳步推进,参合率达到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