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8 宜宾市统计局

宜宾市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性约束加剧,物价上涨偏快等问题仍较突出。

一、综  合

经省统计局审定,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注1,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874元,比上年增加2314元。经济总量在全省各市州中继续保持第4位,增长速度居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5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76.91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144.69亿元,增长10.1%。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42%上升到6.62%,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68.72%上升到73.54%,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5.86 %下降到19.84%。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31%、52.34%和27.3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9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5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2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28.98亿元,增长29.8%;第三产业增加值76.83亿元,增长12.5%。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67%。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其中,食品上涨15%。食品中:粮食上涨8.4%、猪肉上涨41%、家禽上涨20.4%、鲜蛋上涨19.8%、鲜菜上涨11.7%、食用油上涨18.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53%,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0.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6.2%。

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84.52亿元,比上年增长6.04%。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68.12亿元,比上年增长5.09%,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6.92%,比上年下降3.36个百分点。其中:谷物及其他作物产值比上年增长3.01%,蔬菜及园艺作物产值增长8.2%,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产值增长9.42%,中药材产值增长11.75%。

表1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指  标 2007年(万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221.65 2.37

# 稻谷 115.66 0.41

小麦 24.73 0.71

玉米 35.89 4.43

油料 6.6 2.74

#油菜籽 3.08 4.11

花  生 3.48 1.77

甘蔗 6.62 -4.6

烟叶 1.50 13.71

茶叶 1.95 5.71

水果 33.07 12.69

蔬菜 158.69 10.12

林业。全年实现林业产值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3%,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8%,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全国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工程继续在我市实施。全年营造林面积9644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面积667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2312公顷。零星及四旁植树折合面积8407公顷。年末,全市已建成以杂竹、楠竹为主的竹林基地11.5万公顷。已建立了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500公顷,石城山、青峰寺、云台山、七星山等省级森林公园2797公顷,有效地保护了山鹧鸪、黑颈鹤、豹、云豹等一级保护动物和近千种其它野生动物、以及珙桐、光叶珙桐、银杏、伯乐树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其它珍稀植物。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9%,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

畜牧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03.05亿元,比上年增长6.21%,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5.85%,比上年上升4.14个百分点。

表2  2007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

指标 计量单位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 万吨 65.26 6.40

# 猪牛羊肉产量 万吨 51.93 6.35

# 猪 肉 万吨    48.66  7.32

肉猪出栏头数 万头 618.96 7.26

家禽出栏只数 万只 7926.38 5.56

禽 蛋 产 量 万吨 4.72 7.04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36.09 1.29

# 牛 万头 35.43 0.93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394.43 6.66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49.82 14.48

蚕茧产量 万吨 1.32 11.12

渔业。全年实现渔业产值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6%,占总产值的比重为2.89%,比上年下降0.31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7.76万吨,比上年增长18.1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148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86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39.6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52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1.55万吨,比上年增长2.75%;全年农村用电量7.0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4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2(不含省电力系统分摊数,下同)实现增加值230.75亿元,增长25.0%。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白酒(折65度,商品量,千升) 143937  -12.79 

机制纸及纸板(吨) 228953  -3.87 

化学纤维(吨) 50792  8.94 

烧碱(吨) 343988  21.05 

聚氯乙烯树脂(吨) 335085  5.35 

水泥(万吨) 402.77  18.60 

原煤(万吨) 2006.89  35.39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 684099  -0.0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7.95%;实现利税90.33亿元,增长25.1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4.76点,提高14.17点。七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6.99%,提高0.4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8.06%,提高4.7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7.58%,提高3.75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91次/年,减少0.08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66%,降低0.4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36733.04元/人,提高24733元/人;工业产品销售率98.28%,降低0.24 个百分点。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211个,其中: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207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现价总产值47.4亿元,比上年现价产值增长22.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66.3万平方米,增长9.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2.5万平方米,下降5.53%,竣工率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