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191公里,累计达到365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8公里,一、二级公路4852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24.9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8%;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08.71亿人公里,增长3.1%。 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251.30万吨,比上年增长15.7%;集装箱吞吐量21.98万标箱,增长38.2%。空港旅客吞吐量605.81万人,增长15.8%;空港货物吞吐量10.09万吨,增长15.3%。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110.73万辆,比上年增长31.9%。其中私人汽车27.04万辆,增长88.3%;民用轿车拥有量达到14.01万辆,其中私人轿车9.19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55亿元,增长12.1%;电信业务总量201.32亿元,增长10.8%。固定电话用户净增46.52万户,年末达到688.9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8.2部/百人,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31.79万户,年末达到943.4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128.66万户,比上年减少2.84万户。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017.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实现旅游总收入301.12亿元,增长15.9%,其中,接待国际游客52.39万人次,增长20.6%;创旅游外汇收入2.64亿美元,增长30.2%。2005年春节、“五一”、“十一”三大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415.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33亿元,分别增长13.5%和14.6%。 八、财政、金融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94.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256.81亿元,增长29.0%,占财政收入的65.0%。在一般性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房产税等主要税种分别增长了14.8%、19.9%、25.4%、19.4%和23.6%。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2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一般性财政支出487.65亿元,增长23.2%。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城市维护分别支出60.84、43.25和37.91亿元,分别增长22.2%、32.0%和38.3%。基本建设支出达到73.36亿元,增长38.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84.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45.85亿元,增长16.3%。本外币贷款余额3779.28亿元,增长16.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14.42亿元,增长19.6%。 年末全市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63家,境内上市公司29家。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到81.11亿股,股票总市值291.43亿元。 全市营业性保险分公司和保险机构达到52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3.3万人。全年保费收入7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46亿元,增长12.2%;人身险保费收入53.64亿元,增长9.3%。全年各保险公司共赔付各类保险金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财产险赔付10.54亿元,增长12.0%;各项人身险赔付7.05亿元,增长3.2%。 九、城市建设 全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1.7%,比上年增长6.5%。以大力实施城市道路、轻轨沿线及交通节点综合整治为重点的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建设项目全面完成。轻轨二号线一期工程、陈家坪立交、国际会展中心、三峡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年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39.7公里,新建桥梁48座(含人行天桥、立交桥),改造危旧房屋205.53万平方米,其中渝中半岛完成土地整治24.01万平方米,江北城及溉澜溪完成土地整治160万平方米。全市新建排水管道570.66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道263公里,新增综合供水能力24万吨/日。新增绿地面积1966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979万平方米。 十、开发区 年末北部新区累计注册工商企业2543家,招商引资项目251个,其中内资项目206个,外资项目45个。引进项目合同投资总额96.09亿元,其中合同外资1.83亿美元;到位资金59.78亿元,其中外资1.48亿美元。 西澳化工、中兴通讯、深圳安科、永固电池等一批项目相继入驻,福耀玻璃、中南铝轮彀、可口可乐等一批大型企业陆续投产。全年北部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8.9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完成入库税金51.50亿元,比上年增长51.9%。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5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8所,普通中学1414所,小学9558所。全市普通高校招生12.14万人、在校生35.8万人、毕业生6.36万人;普通中学招生61.82万人、在校生173.52万人、毕业生51.85万人;小学招生36.50万人、在校生260.98万人、毕业生44.7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普通初中毛入学率110.0%,大学毛入学率为20.0%。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全市新启动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5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其中国家级中心2个。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260件,比上年增长21.4%;授权专利3591件,比上年下降0.3%。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75万人,比上年增长49.2%。 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家,累计达到628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074个。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8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97.06亿元,增长15.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4%,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博物馆16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30.8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8453户。年末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全年各专业艺术院团共演出2760场,观众达到481.93万人次。出版发行报纸4057万份,各类期刊11320册,图书55104万册(张)。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44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6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64382张。卫生技术人员787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7321人,注册护士20842人。全市有7个区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229.96万人,参合率为60.5%。全市未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年末全市体育人口达到1215万人,占总人口的38.1%。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健儿获得2枚金牌、5枚银牌、2.5枚铜牌。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