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胜利完成“十五”目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并奠定了“十一五”开局的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3.4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32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347.36亿元,增长12.3%。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1%、41.0%和43.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50.6%和44.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978元(按当期汇率测算折合1340美元),比上年增长11.6%。 分地区看,都市发达经济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2.2%;渝西经济走廊完成868.97亿元,增长11.3%,占全市的28.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完成904.25亿元,增长11.0%,占全市的29.5%。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8%(见表1),其中上涨较多的依次为: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1%、居住价格上涨3.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5%,衣着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2%。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达到1707.6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847.30万人,比上年减少2.5%;第二产业就业304.87万人,增长1.1%;第三产业就业555.45万人,增长1.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95万人,有15.15万下岗人员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2.1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358.30亿元,增长3.9%;养殖业249.49亿元,增长6.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51.89万亩,比上年减少0.6%;油料种植面积378.63万亩,比上年增长3.4%;蔬菜种植面积599.96万亩,增长2.5%。 全年粮食总产量1168.2万吨,比上年增加23.7万吨,增长2.1%;蔬菜产量890.47万吨,增长3.1%;鲜蛋产量38.15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8.61万吨,下降0.2%。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78.39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牛、羊肉分别增长7.0%和8.9%;全年水产品产量25.07万吨,增长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0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实现增加值716.36亿元,增长17.1%(见表3)。产品销售率为98.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市生产汽车42.15万辆,比上年减少1.7%,其中轿车15.33万辆,减少2.5%;生产摩托车420.84万辆,比上年增长27.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8.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2.06亿元,比上年下降1.8%;总资产贡献率为9.8%,下降0.9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71176元,增长13.9%。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4.9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利润19.90亿元,增长10.4%;上缴税金25.05亿元,增长1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城镇投资1838.42亿元,增长24.5%;农村投资167.90亿元,增长15.9%。 分地区看,都市发达经济圈完成投资1002.62亿元,增长25.0%;渝西经济走廊完成437.89亿元,增长22.5%;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完成565.81亿元,增长22.4%。 在城镇投资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1%、39.0%和20.8%。全市建设与改造投资1488.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工业投资564.69亿元,增长41.8%。房地产开发投资51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房屋施工面积7485.22万平方米,增长19.8%,房屋竣工面积2208.12万平方米,增长39.2%;商品房销售面积1559.76万平方米,增长17.3%,销售额达到312.73亿元,增长34.3%,其中住宅销售增长23.8%,占商品房销售额的比重为71.9%。 渝怀铁路、渝遂高速公路、双槐电厂、彭水电站、菜园坝长江大桥、嘉华嘉陵江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9.6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3.9%。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8.14亿元,占重点项目投资总量的78.8%,其中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和电力投资总量分别为161.46亿元、97.42亿元和91.00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 分城乡看,市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4.78亿元,增长15.1%;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3.03亿元,增长12.5%;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7.95亿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42.58亿元,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161.97亿元,增长16.6%;其他行业零售额11.21亿元,增长12.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0.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7%,中西药品类增长11.1%,家具类增长12.4%,通讯器材类增长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7.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8.0%,汽车类增长19.1%。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出口25.21亿美元,增长20.5%;进口17.72亿美元,增长0.3%。机电产品出口15.66亿美元,增长27.8%,占出口总量的62.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年合同外资金额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6亿美元,增长27.3%;实际利用内资205.90亿元,增长137.0%。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设计咨询合同额1.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9%;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21亿美元,增长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