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7 河池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其他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5%。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5.75亿元,增长10.21%;集体经济投资3.93亿元,下降30.24%;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0.86亿元,增长51.92%;城乡居民个人投资7.25亿元,增长13.22%。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9.2%;更新改造投资2.6亿元,增长28.98%;房地产开发出现恢复性增长,投资0.03亿元;其他投资1.94亿元,增长1.35倍。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87%;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12.14亿元,增长99.77%;工业投资9.23亿元,增长34.38%。从产业结构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83亿元,比上年下降80.21%;第二产业投资11.90亿元,增长67.89%;第三产业投资27.82亿元,增长11.79%。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37个,完成投资16.76亿元,占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年内投资额的65.7%。宜柳高速公路河池段、金城江至水任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广西人民机械厂2.2万吨电解锌二期工程已竣工投产;六寨至水任、宜州至罗城公路改建及农网建设与改造等重点项目步伐加快。

全地区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铅冶炼6800吨/年,锌冶炼15000吨/年,11万伏及以上变电能力3.15万千伏安,水泥11万吨/年,合成氨7万吨/年,小型拖拉机1000台,无线寻呼机5000部,程控交换机0.91万线,电话单机20万部,新建公路64.7公里,改建公路40.9公里,新建独立公路桥51延长米,中等学校学生席位870个,小学学生席位21249个,其他学校学生席位2700个,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27.27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4.18公里,扩建面积10.27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2.3公里。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65亿元,比上年增长8.19%。全地区资质等级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5.13亿元,增长13.06%;实现利润0.23亿元,增长1.03%;上缴税金0.33亿元,增长22.77%。全年施工单位工程1146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354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20个和25个;施工房屋建筑面积90.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42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8.4万平方米,增加0.8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优良工程竣工面积1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0%;建筑业亏损企业7个,比上年增加1个,亏损面为8.43%。比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09亿元和4.39亿元,比上年增长9.0%和24.0%。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48074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2.72%;完成货物周转量213245万吨公里,增长5.49%,全地区已通公路的行政村109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8.76%。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8.11%。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1.16万门,总容量达到21.27万门,年末城市电话用户13.36万户,比上年增长54.21%;乡村电话用户6.76万户,增长96.92%;移动电话用户6.14万户,增长80.95%;无线寻呼用户14.72万户,增长37.19%。全地区已通电话行政村136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5.57%。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全地区旅游接待总人数27.88万人,其中海外游客199人,国内游客27.86万人。全年旅游营业总收入4480.89万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24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445.89万元。

六、内外经济贸易

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国内市场消费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19%。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6.6亿元,增长28.12%;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15亿元,下降11.12%;其他经济消费品零售额42.20亿元,增长7.9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增长继续快于农村,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0.1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8亿元,分别增长9.39%和8.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3.73%,餐饮业下降0.13%,其他行业增长0.42%。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鼓励出口等政策的拉动,对外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性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1%,其中出口总额1812万美元,增长8.76%;进口总额22万美元,下降65.63%。利用外资有所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56.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88%,其中直接利用外资906.5万美元,增长29.32%;间接利用外资650万美元,下降44.53%。

七、金融和保险业

全地区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3.99亿元,比年初增加17.14亿元,增长17.6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8.22亿元,增长20.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9.05亿元,增长16.9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9.44亿元,比年初增加6.41亿元,增长10.1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5.57亿元,增长13.5%;短期贷款余额38.49亿元,增长4.4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9.7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74亿元,寿险保费收入0.74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0.16亿元。支付各种赔款及给付0.6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0.35亿元,寿险给付0.2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0.08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稳步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果。年末全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2万人,比上年增长3.41%。全年共组织实施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5个;获自治区、地区科技进步奖34项;通过技术成果鉴定38项,比上年增加7项。

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加快发展。2000年全地区高考录取3825人,比上年增加311人,其中本科录取1900人,专科1849人;中考录取6151人,比上年增加1036人,其中普通中专录取5620人,普通师范531人。全地区拥有普通高中18所,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11万人,在校学生2.79万人;普通初中245所,招生5.32万人,在校学生15.72万人,普通初中入学率为86.67%;职业中学12所,招生0.26万人,在校学生0.49万人;小学1738所,招生5.62万人,在校学生38.1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5.91%;特殊学校6所,招生175人,在校学生0.17万人;幼儿园105所,在园幼儿2.1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