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7 防城港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32万辆,增长17.8%,其中小型载客汽车1.26万辆,增长26.2%。年末个人汽车保有量1.55万辆,增长21.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01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26.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9亿元,增长11.9 %;电信业务总量16.62亿元,增长27.2%。初步统计,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5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3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5.1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57万户,年末达到40.91万户。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7.4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90万户,增长7.3%。电话普及率达到68.1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4.19万户,增长12.2%。

全年旅游总收入达9.60亿元,增长28.7%,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8.96亿元,增长32.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28万美元,增长1.3%。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6.96万人次,增长13.9%。其中,国内游客222.62万人次,增长14.9%;海外游客4.34万人次,下降21.4%。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含证券、保险)131家,全年金融业增加值4.40亿元,增长23.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3.82亿元,比年初净增46.06亿元,比年初增长37.7%,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100.15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57.6%,比年初净增21.28亿元,比年初增长27.1%;企事业单位存款33.58亿元,比年初增长41.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3.42亿元,比年初净增13.06亿元,同口径比年初增长29.4%,其中,短期贷款21.05亿元,中长期贷款61.46亿元,同口径分别比年初增长29.3%、28.9%。全年净投放现金28.83亿元,增长4.8%。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1亿元,增长41.0%。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99亿元,增长15.0%;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67亿元,增长64.4%;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15亿元,增长28.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82亿元,增长39.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0.55亿元,增长49.0%;寿险业务给付0.22亿元,增长41.3%;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0.06亿元,下降14.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教育经费总投入5.28亿元,增长26.3%。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084人,在校生3873人,毕业生369人。普通高中招生3373人,在校生10449人,毕业生3431人。普通初中招生13897人,在校生36095人,毕业生9776人。普通小学招生15824人,在校生85766人,毕业生14798人。学前教育在校生24558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12596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6.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5%,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435人、专科上线3254人,本专科录取率62.9%,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5项,项目总投资2393万元,科技经费投入252万元,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5个,研制开发工业新产品10个,推广应用工业农业新技术、新成果22项;共有4个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项。专利申请量31件,授权专利11件。共签订技术合同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3亿元。年末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0亿元,增长2.43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剧场、影剧院5个,县级以上文化馆5个,博物馆(文物管理所)3个,文物保护区49个,各级各类档案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量229千册,电视发射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转播台(一千瓦以上)4座,新增1座。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32万户,增加0.97万户,增长18.1%,其中农村用户1.08万户。年末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1.6%,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3.8%。全年报纸出版量435.42万份,增长3.1%。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53个, 增加65个。其中医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个,卫生监督机构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乡镇卫生院26个,诊所(室)其他卫生机构等207个。村卫生所(室)284所。年末卫生人员3765人,增加583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94人。卫生人力总量达445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7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217人,注册护士1049人。每千人口(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44人,注册护士1.24人。年末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814张,增加178张。其中,医院床位1222张,卫生院床位507张。每千人口(常住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15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53.34万人,增加8.35万人,参合率89.4%,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全市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5205例,报告发病率为648.93/10万,报告死亡率为4.24/10万。

全年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24枚,其中金牌12枚,银牌6枚。全年共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6次,参加人数达0.58万人次;共发展等级运动员13人,发展等级裁判员45人。群众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体育锻炼生活化,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总人口38%。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耕地面积80.26千公顷。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95.9公顷。其中,居民点工矿区建设占用181.3公顷,交通运输占用14.6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22.2℃,年降雨量2959.3毫米,比上年增加611毫米。全年水资源总量61.2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蓄水总量4.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7424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6.76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4.68亿立方米,增长17.5%;工业用水1.54亿立方米,增长14.0%;居民生活用水0.54亿立方米,增长14.5%。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318立方米,下降21.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63立方米,下降17.3%。全市人均用水量808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658公顷。全市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93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11.2%。全市森林面积30.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6 %。

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30.06平方公里,增加 0.43平方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0万立方米/日,增长5.3%。城市用水普及率90.1%,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不含暂住人口的城市用水普及率95.9%。城市燃气普及率78.3%,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不含暂住人口的城市燃气普及率83.4%。生活垃圾处理率21.8%。排水管道长度307公里,增长19.5%。城市道路长度337.8公里,增长4.6%。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5.8标台,与上年持平。公共绿地面积15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3.7%,提高1.0个百分点。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7.3平方米,增长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4平方米,下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