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7 防城港市统计局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

全年共发生火灾63起,比上年增加11起。全年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8起,没有造成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1万元。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75人,比上年下降2.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5人,下降25.8%。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37起,造成57人死亡、55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0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88人,下降11.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4.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84.33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52万人。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年出生人口1.38万人,出生率为14.59 ‰;死亡人口0.44万人,死亡率为4.65‰;自然增长率为9.94‰。

初步审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4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18元,增长18.1%,增幅排全区第三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7391元,占家庭总收入的50.4%,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342元,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食品支出仍是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主要方向。全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054元,增长27.8%,受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下同)进一步提高,达48.6%,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达到4474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784元,总量居全区首位,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75元,增长16.1%,占全年纯收入的68.7%,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纯收入2616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85.1%,占全年纯收入的58.5%。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年农民人均工薪收入1219元,增长24.2%,占全年纯收入的27.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务工收入1113元,占工资性收入的91.3%,增长27.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788元,增长21.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9.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按新修订的农村贫困标准统计,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2.56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5.2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07平方米,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5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8平方米,增长1.0%。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失业保险4.85万人,增加0.3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05万人,增加0.49万人;工伤保险4.34万人,增加0.74万人;生育保险3.77万人,增加0.3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1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44万人。

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07万人,增加0.43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2.59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804万元,增长53.0%;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28万元,增长1.82倍。其他农村社会救助人数达2.40万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39个,其中社会福利院5个;床位1977张,收养各类人员1651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90万元,筹集公益金50万元;红十字会系统共募集抗震救灾款673万元;民政系统接受社会捐赠款342.2万元,增长5.87倍。全年发放各种社会救济累计69.3万人次,增长4.92倍。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防城港市统计年鉴—2009》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就有关年报数据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进行衔接修正的统一要求,对全市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进行了衔接和调整,故2007年生产总值数据相应调整(2006年及以前年份尚未作调整),2008年农业有关数据已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衔接。

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由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后再公布。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