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保健所)259个,比上年减少2个;床位数6599张,比上年增加99张。其中医院38个,床位4141张;卫生院177个,床位2002张。卫生技术人员7419人,其中,执业医师2758人,注册护师2577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参加世界重大比赛中,我市体育健儿共获得银牌3枚,铜牌1枚。在亚洲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枚。在全国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3枚,银牌13枚,铜牌5枚。体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年城市(5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7亿元。自来水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4.35万立方米/日,与上年持平;污水处理能力1.2万立方米/日,与上年持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56.25%;城市道路长度为391.32公里,增长6.13%。公共交通运营车辆237辆,增长2.6%。新建了一批绿地广场和游园绿地,城市公共绿地面积217.3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94平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到年末全市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6个,与上年持平,面积达9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全市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43万公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368.44万人,增长0.43%。其中,非农业人口46.26万人,占总人口12.56%;农业人口322.18万人,占总人口87.44%。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89.41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79.03万人,占48.59%。全市出生人口4.0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1‰;死亡人口2.13万人,死亡率为5.8‰;全年净增人口1.9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78元,比上年增长2.3%;人均消费性支出5775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1403元,增长5.4%,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348元,增长4.4%。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25954人,比上年增长4.53%;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31人,比上年下降10.97%。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777人,增长1.45%;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人数21561人,增长5.53%;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11.09万人,增长6.55%。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为100%。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社会福利机构80个,床位数1584张,增长14.29%。各类社区服务网点22个。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29万元。全市低保救济1.87万户次4.06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585万元。正式启动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工作,核实救助6.66万户15.8万人,已发放救济款436万元,救济粮870万斤,救济衣被70.69万件(床)。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04年1月份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例如原来的“百色市国内生产总值”改为“百色市生产总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