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清远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委九届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06.4亿元,增长56.5%;第三产业增加值147.7亿元,增长16.7%。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48:34。人均GDP11991元,增长28.3%,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499美元。 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其中食品消费价格逐步平稳,全年上涨2.1%,居住类消费价格上涨4.1%,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能源的价格上涨较快,分别上涨13.1%、16.4%、16.5%,而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等价格略有下降。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2%,其中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类零售价格上升3.6%,玻璃上升6.9%,但水泥下降3.9%,交通、通信用品类下降9.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其中轻工业下降0.2%,而重工业上升5.0%。 城镇就业形势稳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5万人,增加2.4万人。其中制造业单位从业人员11.4万人,增加2.3万人。全年安排城镇待业人员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664人,登记失业率2.72%。全年组织劳务输出13万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经济规模还比较小,土地、能源等瓶颈约束突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含水果、茶叶、蚕桑)696.7万亩,比上年增加14.8万亩,增长2.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1.8万亩,比上年增加2.6万亩。经济作物面积87.6万亩,减少0.2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46:54。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值比例为62:38。年末我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134家,其中龙头企业有9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56家。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6.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农业总产值67.7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6.3亿元,增长6.7%;牧业产值34.6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6.2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亿元,增长0.6%。 全年粮食产量106.1万吨,下降0.1%。蔬菜产量213.5万吨,增长3.7%。生猪出栏量220.0万头,增长3.1%。肉类总产量21.8万吨,增长3.1%,奶类产量1.2万吨,增17.9%,蚕茧产量1.3万吨,增33.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8.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1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17.3万吨,增加2000吨。农药使用量6818吨,减少24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强劲。全社会工业总产值673.4亿元,增长55.8%,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616.6亿元,增长62.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8.2亿元,增长77.7%。实现销售产值599.2亿元,增长63.3%,其中出****货值107.3亿元,增长18.2%。 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6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1%;水泥产量1200.5万吨,增长42.7%;瓷质砖产量5490.8万平方米,增长69.4%。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9.9,比上年提高32.1个百分点。全年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5次,比上年提高0.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90567元/人,增加25287元/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4.1亿元,增长73.1%。产品销售率为97%。实现利税总额52.6亿元,增长1.96倍,实现利润总额16.3亿元,增长1.1倍。应缴增值税14.2亿元,增长54.2%。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5万平方米,增长2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9.0亿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2.4亿元,增长37.6%;更新改造投资43.8亿元,增长3.3%;其它投资143.5亿元,增长74.9%;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完成投资39.3亿元,增长45.0%;农村私人投资15.0亿元,增长56.5%;城镇私人投资4.0亿元,增长19.9%。民营经济完成投资157.1亿元,增长54.7%;国有经济完成投资90.5亿元,增长60.0%;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64.0亿元,增长19.9%。全年竣工房屋面积611万平方米,增长7.4%;其中住宅面积429万平方米,增长21%;商品房销售面积140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住宅面积130万平方米,增长20.9%。 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5亿元,增长1.7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8.7亿元,增长23.0%,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28.8亿元,增长27.9%;第三产业投资161.8亿元,增长72.4%,其中交通邮电通讯业投资55.4亿元,增长1.6倍。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3.2亿元,增长32.5%;基础产业完成投资121.3亿元,增长16.5%;原材料项目完成投资59.0亿元,增长1.3%;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0.5亿元,下降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亿元,增长22.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3%。其中城镇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9.0亿元,增长25.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0.4亿元,增长18.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5.0亿元,增长21.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2亿元,增长29.8%。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食品饮料烟酒商品零售额1.38亿元,增长88.9%;服装鞋帽商品零售额2735万元,增长30.5%;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2486万元,增长49.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4911万元,增长78.3%;石油及制品零售额14.1亿元,增长52.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出口总额11.7亿美元,增长25.7%;进口额10.8亿美元,增长38.1%。实现贸易顺差9万美元。 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3.3亿美元,下降13.1%;来料加工贸易出口3.0亿美元,增长45.5%;进料加工贸易出口5.4亿美元,增长57.3%。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4336万美元,下降31.8%;三资企业出口9.6亿美元,增长48.6%。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3.1亿美元,增长51.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亿美元,增长172.2%;服装2.0亿美元,下降23.1%;鞋类、塑料制品出口分别增长40.4%、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