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四级及以上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3家,年末从业人员5.83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全市施工工程1953个,比上年增长20.85%。竣工工程1104个,比上年增加191个,其中优良工程178个,增加16个。自行完成施工产值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1%;竣工产值2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0%。房屋竣工面积461.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88%;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47.91%。建筑企业总收入2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6%,其中工程结算收入25.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54%。工程结算利润2.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1%。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3.4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各大中型项目投资进展顺利。樟木头500KV输变电工程完成投资6603万元,东江太园抽水站完成投资13304万元,中国联通GSM网东莞业务区二期工程完成11706万元。市属各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情况良好,中西部供水工程、东门河改造工程、莞城一中、虎门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等工程基本建成或投入使用。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能力和效益有: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7公里,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123万千伏安,新增轴承生产能力160万套/年,改建一级公路36公里,新增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17.5万门。 房地产开发有所启动。年末实有房地产开发单位41个,全年完成投资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增幅比上年提高了9.67个百分点。本年施工房屋面积197.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32.5万平方米;本年竣工房屋住宅10677套,面积75.7万平方米,房屋价值11.56亿元。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38.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3.7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额10.0亿元,其中住宅8.54亿元。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综合运输能力得到提高。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37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14公里,比上年增加24公里。民用机动车拥有量49.97万辆。其中民用汽车11.34万辆,摩托车38.20万辆。全社会客运量1.75亿人,增长54.73%;旅客周转量57.75亿人公里,增长12.87%。全市货运量4776万吨,增长2.84%;货物周转量28.59亿吨公里,增长2.6%。港口货物吐吞量516万吨,比上年增长52.66%。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19%。年末全市程控电话用户达50.13万户,增加7.48万户,增长17.54%。移动电话用户达26.14万户,增长70.91%。无线寻呼用户39.38万户,增加3.11万户,增长8.57%。信息产业朝着宽带化、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个人化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推广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快捷地获取国内外各种信息,至1998年底,全市网上用户已达1.63万户。 邮政、电信分营后,邮政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年末实有邮政局(所)355处,比上年增加16处。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1亿元,增长25.7%。全年发送函件1.08亿件,增长13.24%;报刊累计发行数7153万份,增长4.01%。全市集邮业务达361万枚,增长41.35%。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保持畅旺。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41亿元,增长18.5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6.84亿元,增长17.98%。分经济类型看,联营经济和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其它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零售额20.82亿元,增长9.41%;集体经济零售30.04亿元,增长2.16%;联营经济零售0.80亿元,增长43.75%;外商及港澳台经济零售4.60亿元,增长15.84%;私营个体经济零售49.46亿元,增长33.73%;其它经济零售24.53亿元,增长33.7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1.59亿元,增长14.97%;餐饮业零售16.85亿元,增长29.54%;制造业零售9.0亿元,增长20.50%。 城乡市场建设情况良好。年末全市城乡集贸市场252个,当年新建25个。集贸市场面积182.65万平方米,当年新建21.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16%。城乡集贸市场商品充裕,成交活跃。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6.71亿元,增长13.08%。其中城镇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额2.97亿元,增长8.92%;农村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额103.74亿元,增长13.20%。 生产资料市场平稳。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86.32亿元,比上年增长6.82%。其中批发额69.69亿元,增长8.01%;零售额16.63亿元,增长2.72%。在批发额中,对生产经营单位批发7.23亿元。 商业企业经济效益仍不理想。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9.74%;商品销售利润2.5亿元,下降1.22%;主营业务利润3.95亿元,增长4.88%。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率平均化趋势明显,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未能扭亏,但亏损额比上年有所下降。 七、对外经济贸易 外贸出口成绩喜人。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仍在继续的环境下,我市切实加强外贸工作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全年海关口径进出口总额232.73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7.90%,比上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0.61&1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90%,占全省出口额的17.2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进口102.12亿美元,增长2.80%。在出口总额中,“三来一补”企业出口增长12.93%,“三资”企业出口增长18.43%。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深加工、高附加值商品出口不断增加。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出口72.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47%,占出口总额的55.41%,比上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服装、玩具、鞋类、塑料制品等传统产品出口值36.5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91%,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9.1%下降到28%。出口商品消费市场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香港、欧盟、日本、东盟,出口额分别为46.96、33.27、21.54、11.5、3.37亿美元,出口到上述五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89.3%,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