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城区大气综合污染指数3.34,比上年下降0.08。其中,二氧化硫日均值0.019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日均值0.061毫克/标准立方米,总悬浮颗粒日均值0.158毫克/标准立方米,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市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年末实有铺装道路1431公里,比上年增加423公里。下水道总长度1213公里,增加28公里。水厂综合生产能力88.4万吨/日,比上年增加4.15万吨/日。年末供水管道长度1971公里,增加68公里。年末液化石油气家庭用户达11.75万户,增长38.17%,液化石油气用量2.07万吨,增长9.11%。 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路线40路,营运公共汽车499辆,增加66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938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9.59亿人公里。 全市年末有大小公园157个,园林绿地面积730公顷,比上年增加107公顷,增长17.17%,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66公顷,比上年增加40公顷,增长17.7%。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98年全市登记结婚11757对,晚婚率为79.99%。全年出生人口22563人,死亡人口6553人,人口自然增加16010人,自然增长率10.86‰,比上年下降1.23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48.77万人,增长11.20‰。其中非农业人口37.&127;84万人,增长23.43‰;农村人口110.93万人,增长7.09‰。外来暂住人口199.11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98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422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年均13055元,增长4.85%;集体单位职工年均9393元,增长4.73%;其他单位职工年均10965元,增长2.83%。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6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534元,增长10.22%。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款3.59万元,比上年增长24.14%。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收入增加带来了消费的变化,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8644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食品类支出3785元,增长2.83%;医疗保健支出415元,增长9.55%;家庭教育支出613元,增长36.72%;旅游消费支出291元,增长3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平方米,增长23.81%。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空调器122台、摩托车138辆、移动电话34部、彩色电视机146台、影碟机46台、录放像机50台、家用电脑34台。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3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空调器28台、摩托车101辆、移动电话25部、彩色电视机109部、影碟机39台、录放像机17台、组合家俱45套、热水器56台。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163.46万人,其中社会养老保险5.40万人,工伤保险136.52万人,失业保险5.72万人,医疗保险9.05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97亿元,增长11.60%。社会保险待遇总支出2.04亿元,增长28.20%。 1998年,全市困难救济1.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5%;安排四残人员就业323人,增长5.56%。救济福利事业支出433.7万元,增长185.33%。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45个,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网络乡镇25个。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农业产值的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3、1998年各指标的增长速度以《东莞统计年鉴??1998》中的1997年数据为对比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