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10.电力生产及供应业 78.74 68.02 15.8 2003-2007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03-2007年规模工业啬值及其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7.1亿元,增长48.0%。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8.3亿元,增长15.6%;更新改造投资55.8亿元,增长26.8%;农村私人投资30.6亿元,增长104.9%;城镇私人投资6.0亿元,增长48.2%。民营经济完成投资224.7亿元,增长45.4%;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27.6亿元,增长41.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107.3亿元,增长64.4%。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4.9亿元,增长65.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39.7万平方米,增长7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0.2万平方米,增长76.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1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4.0亿元,增长41.2%,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87.0亿元,增长45.2%;第三产业投资254.0亿元,增长56.8%,其中交通邮电通讯业投资71.4亿元,增长28.7%。 全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34.1亿元,增长82.6%;基础产业完成投资196.0亿元,增长63.3%;原材料项目完成投资86.1亿元,增长45.9%;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2.5亿元,增长9.3%。 2003—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9亿元,增长23.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9.8%。其中城镇以上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34.2亿元,增长23.1%;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62.7亿元,增长24.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66.4亿元,增长23.2%;住宿餐饮业30.3亿元,增长25.1%。 2003—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2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4%。 其中出口总额11.9亿美元,增长1.2%;进口额14.6亿美元,增长35.0%。贸易逆差2.7亿美元。 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2.9亿美元,下降12.9%;来料加工贸易出口4.0亿美元,增长34.5%;进料加工贸易出口5.0亿美元,下降8.2%。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4.3亿美元,增长38.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8亿美元,增长6.8%;服装1.0亿美元,下降50.0%;鞋类、塑料制品出口分别增长27.6%、11.7%。在进口中,一般贸易进口5.5亿美元,增长59.9%;来料加工贸易进口5.2亿美元,增长95%;进料加工贸易进口2.4亿美元,下降36.4%。 2003—2007年外贸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新签各种外资项目109宗。合同利用外资4.8亿美元,下降33.9%;实际使用外资4.5亿美元,增长37.3%。外商投资主要来源仍以香港地区为主,新签项目85个,占78%;合同外资金额为2.5亿美元,占52%。吸收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占全年新批项目的48.6%。第三产业新批项目30个,比上年增加5个,实际吸收外资5990万美元,占全市吸收外资的13%,外资除投向我市宾馆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热门行业,还开始涉足环保、新能源技术服务等领域。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工商注册登记783户。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7182.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8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5公里;省养公路2154公里,增加了6公里;地方公路8665公里,减少了11公里;村道公路6249公里,增加1387.8公里。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75954辆,新注册12035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4924辆,增加10501辆。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17亿元,比上年减少1.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1410.1万元,增长25.7%;电信业务收入15.9亿元,减少2.5%。年末电话用户255.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9万户,增加4.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6.5万户,增加22.6万户。 创建国家“4A级”景区4个,“全国旅游强县”1个,“广东省旅游强县”2个。荣获了“港澳及海外华人眼中最具魅力的休闲度假之都”、“中国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和“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景区”等一系列品牌。全年各景点接待游客1323万人次,增长19.9%,其中国内游客1280万人次,增长18.6%。全年旅游总收入47.9亿元,增长33.4%。全市年末有星级酒店49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6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3%。税收总收入58.1亿元,增34.5%。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7.9亿元,增长42.3%。全市一般预算支出61.6亿元,增长28.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65.7亿元,比年初增长18.2%。其中,本币存款余额559.9亿元,比年初增长18.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7.8亿元,增长12.4%。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243.1亿元,增8.4%;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4.7亿元,增21.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0.0亿元,比年初增长24.5%。其中,本币贷款余额235.5亿元,比年初增长23.9%。全年现金净投放68.9亿元,比上年少投放4.5亿元。 全年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6亿元,增长24.6%。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5.4亿元,增长17.4%;财产险保费收入3.2亿元,增长39.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8亿元,增长58.3%。其中人身险业务给付2.3亿元,财产险赔款1.5亿元,分别增长115.0%、11.1%。综合赔付率44.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市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5亿元,增加2.3亿元,增长18.2%,占总支出的24%。“两基”工作进一步巩固,272所学校通过规范化初评。现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8所,省、市一级学校98所,中小学优质学位18.38万个。普通小学招生4.51万人,减少6.82%;在校生36.62万人,减少7.6%;毕业生7.5万人,增长2.4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4.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0.0%。全市普通中学招生9.7万人,在校生27万人,毕业生8.4万人,高中毛入学率达到56%。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544人,在校生7800人,毕业生175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3万人,增长31.3%;在校生26588人,增长22.1%;毕业生6608人,增长41.86%。幼儿园在园幼儿7.6万人,增长2.01%。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成“省电力线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有7家企业的12个产品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产品。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9个,剧场、影剧院9个,电影放映单位9个,放映电影2121场次。图书馆藏书量86万册。广播电台、电视台8座,广播电视发射与转播台8座。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8.7%和96.7%。铺设光纤长度6375.8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