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6 惠州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战胜了超百年一遇特大洪灾的袭击和各种困难,宏观经济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结构升级优化,经济质量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建设全面竣工,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正式奠基上马,惠州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蓄势待发,在全省未来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803.94亿元,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17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460.76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1亿元,增长1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57.1:31.7调整为10.3:57.2:32.5。人均GDP达21911元(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并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715美元),增长13.5%。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72亿元,增长20.6%。税收总收入142.04亿元,增长23.9%。其中,国税107.34亿元,增长23.9%;地税34.7亿元,增长23.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其中,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三升三降二平”:上升的有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下降的有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烟酒及用品类,基本持平的有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62.54万人,比上年增加9.31万人。全年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的有295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末上升了0.1个百分点。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不快;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二、农业

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6.91万亩,比上年增长2.3%;粮食总产量74.21万吨,下降0.3%。蔬菜总产量192.93万吨,增长3.3%;水果总产量48.76万吨,增长24.5%。

全年肉类总产量17.77万吨,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猪肉产量12.91万吨,增长13.0%;禽肉产量4.38万吨,增长31.4%。全年水产品产量16.36万吨,增长0.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86万吨,增长4.7%;海水产品产量8.5万吨,下降3.0%。

梅菜、甜玉米、马铃薯、韭黄、荔枝和年桔六大特色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扩大。

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95.1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2%;化肥施用量(折纯)8.1万吨,增长3.3%;有效灌溉面积71.33千公顷,增长4.8%

三、工业

2005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42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07亿元,增长15.3%。

全年规模以上电子行业完成增加值216.37亿元,其中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177.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69.6%、5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99.43亿元,增长15.1%,其中电子行业销售产值1014亿元,增长17.8%;出****货值完成921.9亿元,增长18.5%;产品销售率99.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1.11亿元,比上年下降41.1%;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7.3%,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51.69亿元,增长18.2%。其中,三大类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06.55亿元,增长20.1%。

全市42个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164.47亿元,其中,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07.3亿元,累计完成330.9亿元,该项目历经3年的建设已完成全部投资。此外,基本建成和顺利推进的重大项目还有:荃湾港一期改造工程、康帝国际酒店、惠州港3万吨石化码头、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惠菱化成甲基丙烯酸甲脂(MMA)、惠淡大道二期改造工程、龙门(环球、光大、塔牌)三大水泥项目、东江水利枢纽工程等。

2005年,全市商品房在建面积484.43万平方米,增长25.8%;商品房竣工面积125.63万平方米,增长44.9%;商品房销售面积136.76万平方米,增长35.2%;商品房销售金额35.52亿元,增长55.2%;商品房销售均价为2597元/平方米。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94.7万平方米,空置率约24%。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1.51亿元,增长18.0%。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0.99亿元,增长18.3%;县以下零售额70.52亿元,增长1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15.66亿元,增长18.5%;餐饮业35.85亿元,增长15.0%。全年汽车类商品成交额23.48亿元,增长33.4%;石油类产品零售额21.82亿元,增长35.7%;人人乐、万佳、丽日、百佳四大超市完成零售额合计9.28亿元,增长24%。

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1000.2万人次,增长33.4%;接待住宿游客459.8万人次,增长30.6%,其中国内游客人数380.02万人次,增长18.4%。旅行社组团方面,国内游29.68万人次,增长31.1%;出境游1.54万人次,增长7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94亿元,增长2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5亿美元,增长92.7%。

六、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

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106.55亿美元,增长21.9%;进口83.66亿美元;增长6.0%;进出口贸易总额190.21亿美元,增长14.4%,实现贸易顺差22.89亿美元,比2004年的贸易顺差8.43亿美元增加了14.46亿美元,增长71.5%。

从出口市场看,2005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分别为:香港28.2%、美国19.4%、欧盟13.7%、日本6.5%,这四大市场占比合计67.8%。

2005年,工商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新增498家,新增注册资金12.6亿美元。全市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539宗;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9.55亿美元,增长50.6%;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42亿美元,增长64.8%。

七、民营经济

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民营增加值完成298.72亿元,增长15.5%,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37.2%。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交纳税收总额29.82亿元,增长37.4%,其中地税部分16.32亿元,增长33.7%,占全市地税收入的47%,比2004年的占比43.5%上升3.5个百分点。

八、交通、邮电和电力

2005年,市区过境公路、惠淡大道一期、罗浮山大道建成通车,完成一级公路40公里;完成一批国道、省道改造和县乡公路建设;荃湾港建设全面提速,建成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液体化工码头一批。2005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735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190公里,高速公路278公里;公路密度为68公里/百平方公里;荃湾港建成集装箱码头、通用码头、化工码头9个,总泊位20.8万吨。沿海港口共拥有25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总吞吐能力3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