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惠州人民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珠三角东部经济强市和广东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的目标,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质量逐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90.96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19亿元,增长21.7%。三次结构由上年的12.4:58.8:28.8调整为12.1:57.1:30.8。人均GDP23642元,增长13.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4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9.3%。税收总收入114.71亿元,增长20%,其中,国税86.66亿元,增长18%;地税28.05亿元,增长26.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见表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4%了;服务价格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5%。 年末全市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53.51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全年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的有62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民营增加值完成215.1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4%,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82.82亿元,增长16.0%;民营第三产业增加值82.46亿元,增长17.1%,分别占全社会相应行业的比重为23.8%和39.0%。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税额完成19.71亿元,其中地税部分10.82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比重的38.6%。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1.05万家,当年新注册2751家;共有个体工商户8.29万户,当年新注册20092户。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工业发展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企业效应不尽理想;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1.9万亩,粮食总产量74.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7.3%。蔬菜总产量186.68万吨,增长7.7%;水果总产量39.15万吨,增长25.7%。梅菜、甜玉米、马铃薯、韭黄、荔枝和年桔六大特色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初步形成(见表2)。 全年肉类总产量15.25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猪肉产量11.43万吨,增长12.2%;禽肉产量3.33万吨,下降22.6%。全年水产品产量16.26万吨,增长3.7%。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50万吨,增长7.8%;海水产品产量8.76万吨,增长0.3%。 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88.78万千瓦,比上年末下降2.8%;化肥施用量(折纯)7.84万吨,下降0.8%;有效灌溉面积68.07千公顷,增长3.6% 三、工业 全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4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5.43亿元,增长17.7%(见表3)。 全年规模以上电子工业完成增加值184.7亿元,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52.8亿元,分别增长20.7%、17.9%,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72.3%、5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1.5%,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31.94亿元,增长16.1%;产品销售率97.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9.87亿元,比上年下降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城镇以上投资259.87亿元,增长31.6%(见表5)。其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三大类投资合计255.16亿元,增长32.7%。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电子工业完成投资13.05亿元,比上年下降2.2%;石化工业完成投资125.43亿元,增长31.3%,其中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23.1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32.5亿元。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1.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4%;销售额22.88亿元,增长37.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5.83亿元,增长14.5%;餐饮业零售额36.92亿元,增长31.4%。分城乡看,城市(统计口径为:办事处、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1.19亿元,增长17.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1.56亿元,增长15.8%。 六、对外经济 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66.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出口87.39亿美元,增长22.3%(见表6);进口78.96亿美元,增长31.9%。进出口相抵,顺差8.4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18亿美元。 全年工商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新增536家,新增注册资本11.92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32亿美元(见表7),其中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外方实际出资2.08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7381公里,比上年增长0.1%,公路密度为66.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920公里;高速公路278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8.85万辆,比上年增长21.5%。其中,私人小汽车保有量5.69万辆,增长29.7%,当年新入户私人小汽车1.4万辆。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2.95亿吨公里,增长11.8%;旅客周转量29.79亿人公里,增长51.6%;港口货物吞吐量1542万吨,增长40.4%。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完成电信业务收入30.6亿元,增长7.1%。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27.42万户,年末达到133.12万户;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用户(含卡)44.12万户,年末达到212.94万户。年末全市互联网的用户达到62.74万户。 全年全市旅游设施接待旅客总人数7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8%。其中,景点接待人数398万人次,增长59.2%;过夜旅客人数352万人次,增长29.6%。旅行社组团国内游21.7万人次,增长77.9%;出境游0.9万人次,与上年持平。全市旅游总收入38.9亿元,增长4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585.8万美元,增长49.1%。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10.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65.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1.61亿元,增长1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7.28亿元,增长17.9%。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78.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8%(可比口径,下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47.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0.83亿元,增长5.7%;中长期贷款余额197.68亿元,增长27.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8.40亿元,增长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