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6 惠州市统计局

全市各保险公司保费年收入合计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6.61亿元,增长24.2%;财产险保费收入1.8亿元,下降14.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年支出合计2.56亿元,增长7.1%。其中,人身险业务给付1.3亿元,增长18.4%;财产险赔款1.26亿元,下降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4年全市考入大学(大专以上)的学生人数10470人,比上年增长18.7%。2004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924人,增长20.9%,在校生8046人,毕业生1460人;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2463人,增长10.7%,在校生32037人,毕业生5829人;普通中学招生78501人,增长8.7%,在校生212095人,毕业生60248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6.0%,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9.4%;小学招生67728人,增长9.4%,在校生418989人,毕业生59661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升学率100%。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有7.48万人,增长10.9%,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有2.54万人,增长17.3%。2004年科技奖励项目33项。全年申请专利1109件,专利授权680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9.9%和27.8%。全市参加科协各类活动人数达28.82万人,比上年增长85.2%。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1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2亿元,增长16%。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66.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9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电台频道5套,电视频道4套,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8%和97.7%。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7.33万户。年末全市共有歌舞厅257家,网吧205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3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0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706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69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392人,注册护士3620人。
2004年全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56枚。其中,获世界赛金牌1枚;获国家赛奖牌8枚。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馆数49个。全年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39场,参赛运动员37180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293.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4.27万人,占39.0%;农业人口178.95万人,占61.0%。人口出生率9.59‰,死亡率4.35‰,自然增长率5.24‰。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7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1%和7.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和5.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4.3%,农村为49.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439元,增长8.8%,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4%。

全市参加养老保险474357人,比上年增长7.3%,养老金社会化发放48521人;失业保险407201人,增长8.9%,年末领取失业救济金879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50374人,增长14.6%;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1.11亿元,增长35%。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3.78亿元,增长40%;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7.97亿元,增长43.0%,支出额占收入额的比重为57.8%。

年末城镇贫困人口7894人,农村贫困人口29083人。全市共投入保障资金486.4万元,社会捐赠物衣被折合金额48.2万元。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79个,床位数1616张。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乡镇85个。

十二、资源与环境

2004年全市水资源总量7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8%。全年总用水量20.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其中,生活用水所占比重17.0%,工业用水所占比重13.0%,农业用水所占比重70.0%。全市城镇供水综合生产能力84.5万立方米/日,增长10.2%。

全年全市总用电量89.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0.44亿千瓦时,增长15.8%。工业用电58.8亿千瓦时,增长19.6%。农村用电6.12亿千瓦时,增长5.8%。

全市森林覆盖率59.9%。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232公顷。自然保护区2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8106公顷。生活污水处理率36.4%。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95.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3.8%。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3.4%。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