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环境保护继续加强。2002年我市进一步巩固“四块金牌"成果,努力创建文明城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荣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继续实施两江四岸综合整治工作,对两江堤坝违章建筑进行整治,同时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启动道路畅通工程,改造道路环境,对市区主要街道进行“穿衣戴帽”,改善城市景观景色。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梅湖水质净化中心及集污管道工程、西湖北丰湖整治工程基本完工。酸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283.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02万人,占38.5%;农业人口174万人,占61.5%。全市男性人口为144.29万人,占50.98%;女性为138.73万人,占49.02%。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54万人,出生率为9.16‰;死亡人口1.2万人,死亡率为4.27‰;全年净增人口1.3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88‰,下降0.51个千分点。 职工队伍继续壮大,工资收入稳定增加。年末全市在岗职工47.43万人,比上年增加4.71万人,增长11%;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2.3亿元,增长17.2%;在岗职工全年平均工资收入11318元,比上年增加836元,增长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91.04元,比上年增加676.51元,增长6.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03元,比上年增长4.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累计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员达36.83万人,比上年增长2.6%;有41.31万职工和4.23万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29.39万职工和3.34万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37.7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全年离退休人员能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89个,床位2027张,收养970人。全市已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全部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险网络,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5.35万人。优抚安置工作有所加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