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6 惠州市统计局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中国加入世贸和惠州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动工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掀起建设经济强市和文明城市的热潮,努力扩大内需,开拓外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超额实现了全年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4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05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303.3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49.06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构成为13.9:57.7:28.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651元,比上年增长9.1%。

市场物价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8%。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下降3.3%,衣着价格上升3.2%,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4.7%,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0.2%。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3.2%。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16.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74万人,其中城镇在岗职工47.43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7.4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6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退出工作进展顺利,下岗职工通过劳动力市场再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年末止累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市场价格持续回落,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劳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居民的城市意识水平仍需提高。

二、农业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产量虽有所减少,但品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2.33万亩,比上年减少33.61万亩,减少12.6%,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为149.0万亩,减少11.7%;全年粮食总产量81.8万吨,比上年减少11.9%,其中水稻产量64.1万吨,减少15.9%,优质稻产量为53.1万吨,比上年减少16.9%。

主要经济作物中,花生、水果、蔬菜增产,大豆减产。花生总产量6.91万吨,比上年略增0.2%;蔬菜总产量196.04万吨,增长18%;水果总产量27.12万吨,增长36.8%;大豆总产量1.48万吨,减少6.9%。

林业产业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905公顷,比上年增长54.4%。目前,全市林业用地绿化率90.4%,森林覆盖率59.3%。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4.97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猪肉产量9.72万吨,增长12.4%。水产品产量15.61万吨,比上年增长11.7%,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17万吨,减少2.2%;海水产品产量8.45万吨,增长27%。

农业生产条件基本稳定。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化肥施用量(折纯)7.8万吨,减少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63万公顷,减少0.5%;农村用电量76815万千瓦小时,增长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增加值190.94亿元,增长19.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92.96亿元,增长11.1%;重工业增加值97.98亿元,增长32.9%。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67.43亿元,增长16.4%;集体工业增加值1.88亿元,减少4.3%;以“三资”工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181.53亿元,增长20.2%。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29%,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37.9%。激光视盘机323.07万台,比上年增长58.8%;微型计算机66.35万台,增长2.5倍;录音机846.72万台,增长56%;移动电话机522.44万部,增长2.8倍;组合音响1398.29万台,增长38.6%;摩托车11.74万辆,增长26.5%。

建筑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1.72亿元,增长33.7%;集体经济投资22.84亿元,增长1.9%;居民个人投资10.17亿元,增长9.9%。分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41.72亿元,增长30.6%;更新改造投资13.12亿元,增长26.8%;房地产开发投资15.88亿元,增长49.1%。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第一产业投资2.59亿元,比上年减少0.4%;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1%下降到2.5%;第二产业投资47.33亿元,增长30.1%,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3.1%上升到45.2%;第三产业投资54.81亿元,增长20.6%,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3.8%下降到52.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基本顺利。数码街、火车北站广场及鹅岭南路、惠州大道一、二期工程等10条道路建设工程己建成交付使用,梅湖污水处理厂及集污管道工程基本完工,惠澳铁路、京九铁路复线己全线铺轨,广惠高速和惠河高速公路己基本完成全线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惠州大堤加固工程、惠州学院图书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工程己进入工程收尾阶段,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市体育馆、市图书馆、南出口路改造工程、仲恺大道整治工程及一批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市内程控交换机299.93万线/年;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96公里;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72.3万千伏安;电力电缆8350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度1238公里;新建公路桥梁220米;改建公路32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保持稳定。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45.81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4.07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1.2%。其中,公路26.58亿吨公里,增长2.4%;水运5.89亿吨公里,增长2.3%;航空87.02万吨公里,减少19.4%;管道11.59亿吨公里,增长13.2%。完成旅客周转量23.81亿人公里,比上年减少1.6%。其中,公路23.48亿人公里,减少1%;水运0.16亿人公里,增长76%;航空0.16亿人公里,减少66.9%。货物吞吐量955.63万吨,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惠州荃湾港货物吞吐量910.13万吨,增长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