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新增生产能力和效益主要有:光纤通讯电缆758.4芯公里;集成电路45万块/年;电话单机700万部/年;服装481.69万件/年;新建公路113.7公里;改建公路172.5公里;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47.2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30万千伏安;长途电缆49延长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32万吨/日;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44.75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3.08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1808.11万平方米等。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继续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9.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8%。其中,铁路1.85亿吨公里;公路22.86亿吨公里;水运4.95亿吨公里;航空42万吨公里;管道9.5亿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23.8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铁路4.86亿人公里;公路18.64亿人公里;水运0.04亿人公里;航空0.28亿人公里。货物吞吐量669万吨,比上年增长25.7%,其中惠州港货物吞吐量57.6万吨,减少27.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5.21万门,长途业务电路3万路。固定电话用户42.62万户,比上年增长19.9%;移动电话用户22.93万户,增长52.4%;无线寻呼用户35.45万户,增长18.2%。全市电话普及率达25.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5.2部,其中市区电话普及率达65.8部/百人,增加13.2部。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4.32亿元,增长9.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6.63亿元,增长1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额贸易业零售额84.1亿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17.29亿元,增长9.3%;制造业零售额6.37亿元,增长0.2%。 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商品丰富,成交额稳定增长。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6.36亿元,比上年增长7.1%。 批发销售市场交易回升。全年贸易业批发销售额1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2.67亿元,增长42.2%。 七、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69.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进口总额32.75亿美元,增长34.3%;出口总额36.76亿美元,增长9.6%。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25亿美元,减少年35.8%;“三来一补”出口11.21亿美元,增长16.2%;“三资”企业出口24.3亿美元,增长10.8%。 利用外资有所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484宗,比上年增加9宗,增长1.9%;协议合同外资金额6.79亿美元,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9.84亿美元,增长1.4%。截至1999年底,累计执行利用外资合同共6644宗,比上年末增加283宗,增长4.4%。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443.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6%。接待过夜旅游者199.81万人次,增长29.5%。其中接待国际游客22.93万人次,增长82.7%;港澳同胞18.77万人次,增长1.12倍;台湾同胞2.29万人次,增长4.6%。全年旅游营业收入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国际旅游收入5103万美元,增长84.6%。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行业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加大对金融的监管和调控力度,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9.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03亿元,增长12.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1.3亿元,增长19.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1.6亿元,增长8.7%。贷款下降,贷款结构有所调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3.98亿元,比上年减少14.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7.17亿元,减少29.4%;中长期贷款余额40.29亿元,增长21%。全年现金净回笼4.01亿元,比上年多回笼3.79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各类险承保总额44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保费收入3.32亿元,增长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2亿元,增长9.8%;人身险保费收入1.7亿元,增长3.3%。支付赔款1.37亿元,减少8.2%。其中财产险赔款0.99亿元,增长14.9%;人身险赔款0.38亿元,减少39.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列入市以上星火和火炬项目1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5项;代理专利申请123项,获授权专利98项。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59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47万人,增加0.22万人。全市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科技机构23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66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6人;科技经费总收入865.7万元,科技经费支出975.3万元。全年新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份,合同金额943.85万元。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5万元。群众性科技活动活跃,全年参加科协各类活动19.16万人次。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的服务取得新进展。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市考入大学3280人,比上年增加989人,增长43.2%;考入中专4081人,增加471人,增长13.1%,各类学校招生17.63万人,比上年增长2.6%;在校学生60.89万人,增长3.3%。其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0.4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1.61万人;普通中学学校16.85万人;农、职业学校0.24万人;技工学校0.4万人;小学学校33.7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0.96万人;成人中等教育学校0.51万人;幼儿园6.14万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学龄儿童33.35万人,入学儿童33.3万人,入学率99.8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76%,小学学生辍学率0.49%;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3.46%,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2.81%;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5.14%。全年教育经费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3.18亿元,增长15.3%。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末全市现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档案馆6个。全市已拥有广播电台5座,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8座,其中一千瓦以上的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4%;拥有电视台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4座,其中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1.31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4.68%。全市各类电影放映单位86个,其中影剧院26个。全年出版报纸2002万印张,杂志9万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