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本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种重大比赛中,共获得奖牌98枚。其中获世界赛银牌1枚;获亚洲赛金牌1枚,银牌1枚;获国家赛金牌11枚,银牌5枚,铜牌3枚。《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市得到广泛贯彻实施,第八套广播体操普及推广,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269次,参赛运动员7.87万人次。全市中小学生有30.42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6.5%。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工作人员304人,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环境监测人员91人。自然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05万公顷。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84.87平方公里。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42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1.09亿元。 继续开展对东江、西枝江流域和西湖污染的防治工作。继续实施两江四岸综合整治工作,对两江堤坝违章建筑进行整治,西湖截污引清工程已动工。市区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污水治理厂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酸雨污染防治工作正式启动。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全年出生人口3.12万人,出生率为11.76‰;死亡人口1.27万人,死亡率为4.6‰;自然增长率为7.16‰,比上年下降2.0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271.82万人,比上年增加1.83万人,增长0.7%。其中非农业人口94.18万人,增加1.37万人;农业人口177.64万人,增加0.45万人。 职工队伍基本稳定,职工工资收入增加。年末全市在岗职工41.94万人,比上年减少0.38万人,减少0.9%;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6.76亿元,增长11.5%;在岗职工全年平均工资收入8883元,比上年增加1048元,增长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9437元,比上年增加454元,增长5.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31元,比上年增长3.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家庭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83.22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04.15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巩固提高。年末全市有15.8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19.45万职工和3.3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26.8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87个,床位1801张,收养995人。全市已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全部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险网络,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11.51万人。优抚安置工作有所加强,国家怃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725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