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分地区看,中心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山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8.39亿元,增长19.0%;其他行业零售额0.096亿元,增长5.2%。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3.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3%;汽车类零售额0.91亿元,增长44.4%;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2.11亿元,增长19.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0.92亿元,下降1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78亿元,增长67.1%;日用品类零售额0.88亿元,增长23.4%。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批发额24.14亿元,增长7.4%;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13.65亿元,增长8.5%,其中批发额8.03亿元,下降6.9%。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3.96亿元,下降5.1%;商品房销售面积149.87万平方米,下降4.9%。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8.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出口额24.33 亿美元,增长12.0%;进口额13.77亿美元,增长10.5%。实现贸易顺差10.5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29亿美元。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0.49亿美元,增长6.8%;加工贸易出口13.84亿美元,增长16.3%。分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2.99亿美元,下降14.1%;三资企业出口18.12亿美元,增长17.8%;民营企业出口3.21亿美元,增长12.6%。分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1.52亿美元,增长16.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3亿美元,增长102.9%;服装、纺织品出口2.61亿美元,下降1.5 %;鞋类出口2.39亿美元,增长24.3%;家具出口0.53亿美元,下降6.6%。 分地区看,中心区出口额22.25亿美元,增长12.1%;山区县出口额2.08亿美元,增长10.6%。 表2 2000年-2008年外贸进出口及实际吸收外资 计量单位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进口额亿美元4.117.610.2312.4613.77 出口额亿美元7.414.1617.6321.7324.33 实际吸收外资亿美元4.436.036.727.758.58 全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8.58亿美元,增长10.8%,其中中心区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39亿美元,增长10.1%,山区县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9亿美元,增长14.4%。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9个,合同外资额14.57亿美元,增长6.5%。 第一产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0.5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5%;第二产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和创税型行业分别增长119.1%、2.7%和60.1%;第三产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7%。 全年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肇庆投资,其中来自港澳地区的实际外资金额5.72亿美元,占总量的66.7%;来自港澳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实际外资金额2.86亿美元,占总量的33.3%,其中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实际外资金额0.2亿美元,占总量的2.3%。 截至2008年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756万个,合同外资额128.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21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5.9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25.7%。其中,铁路0.74亿吨公里,增长23.3%;公路34.28亿吨公里,增长28.1%;水运10.9亿吨公里,增长18.6%。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14.66万吨,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87.68万吨,增长37.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90.69万吨,增长46.2%,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77.81万吨,增长36.6%。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9.0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14.3%。其中,铁路0.45亿人公里,下降22.4%;公路38.34亿人公里,增长15.3%;水运0.23亿人公里,下降25.8%。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9.93万辆,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私人汽车7.58万辆,增长21.7%。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3.7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达到71.7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4.0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7.8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6.1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4.26万户,其中2008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0.79万户。 全年城市住宿设施接待旅游者人数710.75万人次,增长16.5%。其中接待国际游客15.3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695.4万人次,分别增长19.7%和16.5%。 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人数25.88万人次,增长10.1%;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2.44万人次,增长9.7%。 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65.8亿元,增长19%。 表3 2000年-2008年旅游情况 计量单位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景区(点)接待游客万人次349.14837.851020.11152.131358.1 城市接待过夜游客万人次389.14512.45553.8610710.75 旅游业收入亿元27.8941.2747.955.365.8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56亿元,增长3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9.23亿元,增长30.7%。 全市国税系统国税收入46.95亿元,增长19.4%;全市地税系统地税收入33.83亿元,增长35.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8.50亿元,比年初增加 104.7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2.79亿元,比年初增加71.78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36.98亿元,比年初增加22.3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0.93亿元,比年初增加67.6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88.74亿元,比年初增加62.69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9.29亿元,比年初增加7.55亿元;房地产投向贷款余额43.05亿元初增加4.86亿元。 实现保费收入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60.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55亿元,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3.3亿元,分别增长14.5%和85.7%。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6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2.5亿元,增长15%;寿险业务给付3.5亿元,上升3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高等院校共招收本、专科生2.0万人,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16万人,增长18.9%。高等院校在校生5.29万人,增长17.9%;毕业生1.1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4.29万人,增长36.0%;在校生9.32万人,增长26.1%。普通高中招生2.91万人,增长16.5%;在校生7.43万人,增长11.1%;毕业生2.04万人,增长8.7%。初中招生8.46万人,增长8.7%;在校生23.14万人,增长6.5%;毕业生6.66万人,下降3.3%。普通小学招生5.52万人,下降15.4%;在校生43.11万人,下降6.6%。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7%。幼儿园在园幼儿11.63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