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韶关市统计局

韶关市统计局

1999年3月16日

1998年,我市紧紧围绕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继续按照“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经济工作思路,抓住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加大我市投资规模以扩大内需,抓优势企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奔康步伐,实施再就业工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一、综合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实现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中第一产业46.9亿元、第二产业83亿元、第三产业52.6亿元,分别增长5.7%、13.7%和8.8%。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4%、61.7%和24.9%,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61元,增长9.0%。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成由上年的26.6:44.4:29.0调整为25.7:45.5:28.8。按增加值计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2861元/人,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6877元/人,第二产业29329元/人,第三产业11586元/人。

二、农业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保持了农业的稳定增长。全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2.8亿元,比上年增长47.4%。农业总产值69.9亿元,增长6.1%。粮经种植结构由上年的52:48调整为50.1:49.9。

利用山地面积多的优势,加快了白果、毛竹、速生丰产林等基地建设。年末森林资源总面积达13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9.7%,活立木总蓄积量5308万立方米。

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展加快。年末生猪存栏量111.97万头,比上年增长10.5%;牛年末存栏30.4万头,增长11.6%;三鸟饲养量1948万只,增长7.3%。肉类总产量12.32万吨,增长10%,其中猪肉产量10.3万吨,增长9.7%。水产品产量7.01万吨,增长9.5%。

农业生产中部分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和流通滞后,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继续利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优惠政策,实行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办法,上报批准核销银行呆坏帐、免除欠息2.64亿元,盘活资产8亿元;按照“抓大放小”的要求重点扶持了一批优势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加快非公有制工业的发展,非公有制工业成为我市工业新的重要的增长点。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增长11.2%。其中:国有工业增长3.5%,集体工业下降12.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44.3%;轻工业增长25.1%,重工业增长3.9%。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8%。新上了一批技改项目,扩大了生产的能力,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18亿元,比上年下降17.3%,企业亏损面49%,亏损企业亏损额6.37亿元,增长27.6%。工业增长质量不高,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工业发展不平衡,新增长点不多等问题依然存在。

建筑业受投资规模扩大拉动,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49%,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8.1%,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

去年我市抓住国家降低利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加强了公路、电力、城市防洪设施等建设,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房改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明显增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国有经济投资25亿元,增长9.4%;集体经济投资4.06亿元,增长10.1%;城乡私人投资12.97亿元,增长1.4倍。在完成的投资中:第一产业0.56亿元,增长49.9%;第二产业9.78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44.53亿元,增长67.8%。房地产开发投资2.21亿元,下降11.2%;商品房销售面积26.6万平方米,增长87.4%。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3.06亿元,增长85.1%。主要新增生产(服务)能力有:铜采矿(原矿)33万吨/年、水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32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千伏及以上)3万千伏安、硫酸1300吨/年、轴承65万套/年、啤酒10万吨/年、改建公路202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公路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重点抓好国、省道改造、地方公路“四改二”和支持配合京珠高速公路建设。国、省道公路新改建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工程量56公里;县乡公路改造完成投资4.1亿元,改造公路379.5公里。公路网络质量进一步改善,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89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728.2公里,比上年增加5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8.4公里。京珠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南段甘塘——翁城完成工程量6.5亿元,北段小塘——甘塘已于1998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

邮电通信保持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53亿元,增长30.9%。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9.48万门,安装用户30万户。安装用户中:市话21.17万户、农话8.8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0.1%、24.4%;移动电话用户5.32万户,比上一年底新增2.34万户。无线寻呼用户21.19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由上年底的10.9部提高到12.58部。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国内消费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7亿元,增长7.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其中:城镇53.9亿元、农村18.8亿元,分别增长7.3%和8.3%。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加快,零售额为27.8亿元,增长9.9%;国有及国有控股零售额20.4亿元,增长2%。受投资拉动影响,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回升。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和引进外资的难度增大。全年外贸出口总值3.15亿美元,增长11.6%。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34亿美元,下降0.49%;三来一补出口0.71亿美元,增长22.1%;三资企业出口1.1亿美元,增长23.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增长3.2%。

全年来韶旅游者人数225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3.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和11.7%。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积极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改进金融服务,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了经济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5亿元,增长14.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5.4亿元,增长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7.2亿元,中长期贷款22.76亿元,分别增长3.6%和2.3%。短期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39.7亿元、建筑业贷款2.76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5.7%和49.6%。全年银行现金收支轧差货币净投放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