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继续巩固提高“普九”教育成果,教育投入增加,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成人和民办教育稳步发展,汕头大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2006年,汕头大学招生2195人,比上年下降3.1%;在校学生8396人,增长1.5%。各类中等学校在校学生42.49万人,增长7.8%。其中,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2.71万人,增长14.0%(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3.14万人,增长13.7%;普通高中在校学生9.57人,增长14.1%)。初中在校学生29.78万人,增长5.3%;普通小学在校学生75.98万人,增长0.4%。初、高中升学率分别为58.75%和80.44%。继续教育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在校学生1.20万人,增长9.1%;参加高等、中专自学考试1.49万人次,考试科目达到2.89万科次。民办教育不断壮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现有各类民办学校51所,比上年增加5所。 文化领域挖掘传统艺术,展现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加快。至2006年底,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县级以上群艺馆、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91万册,博物馆5座,档案馆10座,开放各类档案15675卷(件),全年出版地方报纸5520万份,邮局杂志期发数23.17万份。电视、电台自办节目丰富,覆盖率不断提高。推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优势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文化用品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 加强医疗卫生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06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705个,其中医院35个,卫生院42个;实有病床位8341张,比上年增加239张。其中医院6563张,卫生院1295张。医院门诊诊疗总人数646.2万人次,下降1.5%;患者治愈出院21.3万人次,增长8.1%;病床使用率71.2%,提高5.7个百分点;病床周转次数28.5次,加快3.1次数。卫生技术人员13067人,增加16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185人,增加130人,注册护士3938人,增加12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模扩大,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5.65万人,增加13.7万人,参合率37.44%,提高5.43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在国内外各项重大体育比赛中,汕头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148枚,其中获国际和全国比赛金牌27枚、银牌13枚。等级运动员443人,其中健将级运动员13人。充分发挥群众体育活动“强身、健心、睦邻、乐趣”的基本功能,进一步推动群体性全民健身活动热潮的深入开展,各类参与性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次数增多规模扩大,全年举办区县级以上运动会11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3200人。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495.35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488.12万人;当年出生人口4.89万人,出生率9.90‰,人口自然增长率5.20‰。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9元,比上年增长3.0%;工薪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为84.87%,比上年增加1.99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9292元,增长5.5%;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46.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05元,比上年增长1.9%。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5.02亿元,增长9.9%。城乡部分困难家庭收入在保障线下,生活质量和水平仍比较低。 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不断推进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廉租公房建设进程,切实解决特困无房户的居住问题;加大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和修建农村低保户住房等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52.17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67.08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 至2006年底,全市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32.85万人,增长3.9%;失业保险35.04万人,增长6.5%;工伤保险32.62万人,增长8.0%;生育保险32.39万人,增长7.8%。 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确保城乡贫困户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2006年,全市用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4158万元,比上年增加526万元,增长14.5%;获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08万人,增长18.8%;救助站救助人数1009人。至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9处,收寄养466人;城镇村办敬老院42个,收寄养1031人。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本地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均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地生产总值即GDP,过去称国内生产总值; 3.规模以上工业包括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其他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4.总人口数据按公安局年报常住人数,出生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取自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统计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