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珠海市统计局

2004年,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综合经济

经济实力: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高出预期发展目标0.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18万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5056美元。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继续向"二、三"产业并重,"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调整优化。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11.44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216.20亿元,增长12.7%。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8∶56.4∶39.8调整为3.4∶57∶39.6,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3%和36%。

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有效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46亿元,按年初预算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8.6%。其中,含增值税6.52亿元,增长16.7%;营业税8.32亿元,增长28.3%;房产税2.21亿元,增长12.7%;企业所得税2.80亿元,增长2.2%。全年一般预算支出50.89亿元,增长12.2%。其中,含基本建设支出3.18亿元,减少16.1%;科教文卫事业支出9.99亿元,增长17.0%;企业挖潜改造支出0.5亿元,增长75.7%。

市场价格: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升(见表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9%。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中,升降各半,食品价格上涨8.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3.9%,居住价格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1.3%,衣着价格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8%。生产领域中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0.1%。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固定资产53.7亿元,减少15.7%。

基本建设是投资的主要力量。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7亿元,增长35.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8.3%;更新改造投资15.8亿元,增长54.9%,占8.8%;房地产开发投资40.5亿元,增长4.3%,占22.6%。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538个,增长16.0%;其中新开工项目311个,增长95.5%。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签项目472宗,增长11.6%;合同外资17.62亿美元,增长10.3%;实际利用外资4.70亿美元,(按商务部口径)增长23.8%。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218.13亿美元,增长30.0%。其中出口额90.40亿美元,增长30.8%;进口额127.73亿美元,增长29.4%。实现贸易逆差37.33亿美元,增加7.7亿美元。从类别看,一般贸易出口14.74亿美元,增长31.2%;加工贸易出口73.97亿美元,增长30.7%。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6.80亿美元,增长12.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3.24亿美元,增长33.3%;私营企业出口8.80亿美元,增长39.1%。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73.55亿美元,增长33.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8.78亿美元,增长13.2%。

二、主要行业

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50亿元,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5.44亿元,增长8.7%;畜牧业产值4.13亿元,增长8.5%;渔业产值20.08亿元,增长12.8%;农业服务业产值1.75亿元,增长0.1%。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5.23万亩,比上年调减3.0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09万亩,调增0.4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24393.41公顷,增长11.9%。甘蔗种植面积7.42万亩,调减2.19万亩。

粮食生产稳定,畜牧、渔业生产增减明显。全年粮食总产量5.79万吨,增长3.9%。水产品产量达15.02万吨,增长2.6%。甘蔗总产量54.13万吨,减少15.8%。生猪饲养量46.67万头,比上年减少12.1%,其中生猪存栏19.01万头,增长1.0%,生猪出栏27.06万头,减少19.3%。

工业: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1.3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47.8%,增长16.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129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1200亿元的预期目标。其中,轻工业产值497.45亿元,增长20.7%;重工业产值793.83亿元,增长21.1%,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38.5:61.5。全年新增工业总产值253.97亿元。各类经济工业企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继续提高。国有企业产值7.57亿元,增长11.8%;集体企业产值17.66亿元,减少21.65%;其它经济类型产值6.56亿元,增长9.61%。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经济企业完成产值1195.56亿元,占全市总额的94.7%,上升1.6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制企业产值224.17亿元,增长23.5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971.39亿元,增长27.64%。

工业产品产量增减分化明显。工业产品产量中占权数重的产品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在统计的9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加的有68种,占69.4%。其中增幅较大的有电话单机增长5.3倍,电饭锅增长5.1倍,移动电话机增长4.8倍,激光视盘机增长3.3倍,民用钢质船舶增长1.3倍,打印机增长1.2倍,日用精铝制品增长1.0倍;产量比上年减少的有30种,占30.6%。减幅较大的有伞减少75.2%,中成药减少74.6%等(见表2)。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2.81,比上年提高0.06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0.49亿元,增长14.2%;实现利润50.49亿元,增长30.4%,增速提高15.8个百分点;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62.9亿元,增长24.2%,亏损企业亏损额12.41亿元,增长4.0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39.30亿元,增长26.3%。

建筑业:建筑行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建筑行业(具有资质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54亿元,增长19.5%;全年完成竣工产值32.27亿元,增长27.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3.09万平方米,增长67.87%。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营运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4370.4万吨,增长3.3%。完成货物周转量60.94亿吨公里,增长1.8倍。其中,公路运输15.67亿吨公里,增长6.5%;水运45.08亿吨公里,增长5.2倍。完成客运量4397.3万人次,增长33.2%。完成旅客周转量39.75亿人公里,增长27.0%。其中,公路运输28.23亿人公里,增长40.0%;水运2.64亿人公里,增长1.9%。港口货物吞吐量3203万吨,增长29.6%,其中集装箱287万吨,增长9.1%。航空方面,珠海机场全年完成运输飞行22389架次,增长49.6%;旅客吞吐量77.23万人次,增长28.8%;货邮行吞吐量13705吨,增长27.74%。全年航线累计通达26个城市,平均周运输航班为83班。平均客座率为68.1%,平均载运率为58.7%,分别比上年提高14.7个和9.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