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社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66.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其中基本建设房屋竣工面积254.07万平方米,下降14.6%;商品房竣工面积890.65万平方米。200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下同)741.74万平方米,增长13.4%;商品房销售额450.54亿元,增长19.2%;商品房平均售价6074元/平方米,增长5.1%。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6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深圳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120条,国际航线9条。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93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机场货邮行吞吐量33.41万吨,增长35.0%。 全市有港口泊位1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港口货运增势强劲,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766.73万吨,比上年增长32.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61.78万标箱,增长50.1%。2002年深圳港跃升为全球第6大集装箱枢纽港。全年远洋运输货运量474.60万吨,增长36.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4.42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移动通信网络迅猛扩展,至2002年末,全市共有邮电局(所)703处;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8.90万门,减少41.99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607万门,增加5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71.10万户,增加51.7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05.00万户,增加217.31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174部。年末互联网用户数187.96万户,增加81.8万户。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畅旺。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47.21亿元,饮食业零售额134.24亿元,分别增长13.9%和11.5%。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住房与汽车、通信及电子产品、假日及旅游、文娱体育教育等消费需求旺盛。其中家电音像、通讯器材、汽车销售额分别增长26.3%、16.5%和19.0%。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94.21亿元,增长13.1%。 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72.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出口总额465.57亿美元,增长24.2%;进口总额406.74亿美元,增长30.7%。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2002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有利因素影响,全市外贸出口持续加速增长。进入第三季度,月度外贸出口连创历史新高。一季度月平均出口31.37亿美元,二季度为37.02亿美元,三季度为42.95亿美元,四季度为44.34亿美元。 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大幅上升。全年深圳产品对香港的出口比上年增长36.6%(占出口总额的40.2%),对美国出口增长16.6%(占出口总额的24.7%),对欧盟出口增长20.0%(占出口总额的11.7%)。全年深圳远洋贸易出口额达124.50亿美元,增长58.8%。 出口产品结构及贸易方式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6.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33.7%。一般贸易出口额55.70亿美元,增长36.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来一补”贸易出口额114.75亿美元,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4.6%,下降4.4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261.83亿美元,增长28.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2%,提高2.0个百分点;其他贸易出口额33.29亿美元,增长51.5%。 全年进口高于出口增幅6.5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顺差58.83亿美元,减少4.66亿美元。 2002年,深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1%,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91亿美元,增长23.2%,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65.1%。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合同2191项,协议利用外资51.86亿美元,分别增长17.8%和29.5%。全年共有17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深圳投资或增资,投资或增资总数达86家。外资进入服务业的步伐有所加快。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合同及设计咨询92项,比上年减少1578项;新签合同金额41371万美元,增长20.1%;完成营业额34568万美元,增长168.9%。 旅游业保持增长。全年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52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其中海外游客449.35万人次,增长6.0%。过夜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80.59万人次,增长18.6%;港澳同胞319.87万人次,增长4.1%;台湾同胞48.89万人次,增长0.6%。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7.23亿美元,增长14.0%。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4.1%。 全年经过一线口岸入出境人数12865.42万人次,入出境交通工具1255.91万辆(艘)次,进出口货物4077.6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4%、9.9%和21.0%。经特区管理线进入特区人数30500万人次,车辆10172万辆次,分别增长10.8%和11.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4.3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0.5%。 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5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金融系统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增长迅猛,信贷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至200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952.73亿元,比年初增加861.56亿元,增长21.1%;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12.48亿元,增加652.94亿元,增长22.8%。 在各项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86.88亿元,增加201.57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0.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97.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2.49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支出7442.95亿元,现金收入6764.25亿元,货币净投放678.70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21.29亿元。 证券市场进一步调整。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508家。挂牌股票551只,比上年增加1只。其中,A股494只,与上年持平;B股57只,增加1只。总发行股本1735.15亿股,增长3.7%。总流通股本687.41亿股,增长6.9%。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2965.41亿元,下降18.6%。上市公司流通市值5017.26亿元,下降17.5%。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14039.68亿元,下降19.5%。其中,A股总成交金额10700.33亿元,下降19.9%,B股总成交金额331.03亿元,下降85.2%。总成交股数1235.10亿股,下降7.3%。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含外资机构,下同)承保额1861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财产险承保额13516.66亿元,人身险承保额5100.03亿元,分别增长11.6%和2.4倍。保费收入65.65亿元,增长2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0.1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5.47亿元,分别增长11.6%和33.3%。保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18.43亿元,增长30.5%。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12.64亿元,人身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5.79亿元,分别增长19.9%和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