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广州市统计局

投资结构呈现一些变化。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投资额297.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占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4.02%上升为73.50%。城市建设投资额140.31亿元,增长52.5%;交通运输业投资额73.95亿元,增长61.3%;邮电通讯业投资额30.74亿元,增长58.1%;教育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投资额19.83亿元,增长26.4%。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比较顺利。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117.54亿元,占全市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额的比重为29.08%。其中市属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108.56亿元,城市交通建设项目和制造业项目占市属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62.43%和29.29%。广州地铁一号线已于1998年12月28日全线建成通车;内环路已有9个标段开工,环城高速公路东南环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本年新增高速公路6.5公里;广州钢铁集团电炉扩建工程完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40万吨/年电炉钢;五羊-本田摩托车工程新增生产能力20万辆/年摩托车。

房地产商品住宅建设加快发展。全年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48.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增幅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占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55.31%。商品住宅施工面积2100.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5%,占商品房施工面积的66.0%;商品住宅竣工面积602.79万平方米,增长19.3%,占商品房竣工面积的79.7%。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年全市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9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社会民用汽车110.81万辆,增长8.9%。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621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56亿人公里,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6.0%。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8716万吨,增长3.9%。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1241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货物吞吐量40.76万吨,增长15.8%。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6.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传统的邮政业务减少,移动通信等新的电信业务发展强劲。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19.04万门,新增20.85万门,增长10.5%;市话到达户数164.73万户,新增17.57万户,增长11.9%;市话普及率达到67部/百人,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无线寻呼机用户新增6万户,年末总用户数达150.75万户,增长3.8%;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5.26万户,年末总用户数达100.84万户,增长53.8%。

六、国内贸易

在买方市场格局下,广州市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7.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830.65亿元,增长12.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73.92亿元,增长12.3%。按行业分,贸易业零售额601.06亿元,增长12.8%;餐饮业零售额158.38亿元,增长14.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53.62亿元,增长8.1%;集体经济214.67亿元,增长10.1%;私营经济68.46亿元,增长20.6%;个体经济218.55亿元,增长15.8%;股份制经济43.15亿元,增长13.2%;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59.31亿元,增长19.1%。

市场规模扩大,商品购销不断增长。全年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2159.20亿元,销售总额2324.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和10.2%。全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零售商店有23家。

集市贸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36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贸市场31个。全年新建市场91个,总面积35.48万平方米。

七、外经贸和旅游

广州市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对外经贸的影响,适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了外贸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30.63亿美元(外贸系统口径,下同),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进口总值50.45亿美元,增长24.0%;出口总值80.18亿美元,增长6.4%,增长幅度较上年有所下降。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改善,出口商品由传统的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深加工、高附加值商品出口不断增加,机电产品出口加快,机电产品出口总值24.82亿美元,增长22.1%。一批重点出口商品和出口企业逐步形成,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商品已达14种(类)。“三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已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4.94%。国际市场不断拓宽,出口商品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78个。在贸易伙伴中,香港仍居主要地位,其次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印尼、英国、新加坡等。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实际利用外资不断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30.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27.16亿美元,增长9.5%。新签协议外资投向继续优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以及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增多。

旅游业稳步发展,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基本同步增长。全年全市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2044.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其中国际游客303.59万人次,增长3.1%;国内游客1741.27万人次,增长3.1%。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0.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旅游营业总收入323.46亿美元,增长10.9%。1998年,广州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形势稳定,融资及防范风险能力增强。1998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62.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14.64亿元,增长18.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94.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2.77亿元,增长11.7%。人民币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103.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9.35亿元,增长18.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44.03亿元,增加248.33亿元,增长16.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82.22亿元,增加301.32亿元,增长19.1%。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502.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4.28亿元,增长16.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55.37亿元,增加240.28亿元,增长14.9%;中长期贷款余额365.44亿元,增加56.60亿元,增长18.3%。至年末止全市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达2813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行或办事处达38家。

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规范和发展两方面都取得积极的成效。年末全市在深、沪两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12家,股票13只。国债发行和兑付工作顺利完成。全年发行国库券78.75亿元,比上年增加36.73亿元,增长87.4%。

保险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各类险种承保总额10416.32亿元,保费和储金收入56.28亿元。全市有7.56万户次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有23.89万户次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有686.06万人次参加了人身保险。外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公司和代表处达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