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广州市统计局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1993年交通运输业有较大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专业运输部门完成货运总量11955万吨,比上年增长5.76%;货物周转量2887亿吨公里,增长3.76%,其中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3.96%、9.45%、3.37%和14.13%;完成客运量9656万人,比上年增长27.86%,旅客周转量191亿人公里,增长14.16%,其中公路、铁路、航空的客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4.36%、26.04%和1.13%。港口货物吞吐量7539万吨,比上年增长16.40%。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927万人次,连续六年居全国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首位。广州市已成为全国三大航空基地之一。

邮电通信事业有较大发展。1993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1.90亿元,比上年增长64.84%;新增市话交换机容量24万门,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3万门,比上年增长53.28%;年末市话电话机数达76.5万部,增长40.99。年末全市新增无线寻呼机用户17.37万户,累计39.1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15万户,累计6.67万户。市话普及率达到20.5部/百人,连续两年居全国大城市首位。开通并向社会提供可视图文的电信服务,程控电话新业务使用户数达到44.31万户。

国际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1993年末,广州国际长途电路达3119路,比上年增加1338路。国际特快专递可通达202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国际和港澳台邮电业务总量达6.15亿元,比上年增长53.75%。

五、国内商业和市场物价

城乡市场空前繁荣,购销畅旺。199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7.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14%(扣除零售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82%),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幅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其中,消费品零售额296.93亿元,增长41.72%;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0.34亿元,增长26.17%。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差距缩小,城镇增长41.84%,农村增长40.73%。

各种经济类型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国有商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3.96%,集体商业零售额增长39.99%,私营和个体商业零售额增长38.85%,“三资”企业零售额增长45.95%,股份制商业从无到有。用的消费品销售额有较大增长,其中录音机增长61.1%,照相机增长29.7%,洗衣机增长63.6%,电冰箱增长55.7%,彩色电视机增长14.2%,摩托车、家用空调机、抽油烟机成倍增长。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正向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格局迈进。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零售商店和饮食企业由去年的8家增加到14家,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市贸易市场15个。据工商局统计,全年新建各类市场54个,新增面积共5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45.95%和1.72倍。市属物资供销业生产资料购进总额1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0.96;销售总额113.04亿元,增长39.19%。主要物资消费量明显增加,其中铝材增长15.5%,水泥增长17.57%,煤炭增长8.56%。

我市已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主,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咨询市场相配套的形式多样,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体系。其中:各类消费品市场共有422个,生产资料市场22个,技术市场6个,其他各类市场初具规模。

1993年全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5.0%,其中消费品零售物价上升25.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4.4%。食品类价格上升28.3%;衣着类价格上升18.0%;日用品类价格上升14.4%;文化娱乐用品类价格上升11.5%;书报杂志类价格上升28.4%;药及医疗用品类价格上升14.3%;建筑装潢材料类价格上升57.5%;燃料类价格上升21.8%。

六、对外经济贸易

1993年外贸出口有新发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3.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4%。外贸出口商品总额达32.53亿美元(按新口径统计),比上年增长32.34%。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额14.32亿美元,增长33.46%,“三资”企业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比重由上年的43.73%上升到44.04%。

利用外资蓬勃发展。1993年,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620宗,合同规定外商投资额70.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61%;实际利用外资14.64亿美元,增长1.01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78亿美元,增长1.31倍。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三资”企业迅速增加。年末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达5498家,比上年末增加2207家。至1993年底止,美国的美洲银行和花旗银行等7家外资银行在广州设立了分行。

境外企业在拓展业务方面取得好成绩。全年新批准的境外企业17家。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发展。1993年,市属签订合同1440宗,比上年增长18.81%;年末在境外人数4116人。

旅游业有所发展。1993年,广州1岸出入境国际旅游人数384.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5%。全市国际旅游收入22.60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

1993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37.27亿元,比上年增长50.34%,工业销售产值35.06亿元,增长55.07%,外贸出口商品总额2.61亿美元,增长15.1%。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莲花山工业加工区也在加快建设发展。

七、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1993年用于城市建设投资额达2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倍,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为206.6平方公里。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北环线15公里段开通使用,珠江隧道出入口疏解工程已经通车。耗资近2亿元的东风路改造工程于上年9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新建立交桥5座,高架路1条,人行天桥7座,人行隧道1条。改善了市区道路网络。日供水能力新增16万立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137公里,油制气管道469.3公里,管道煤气用户由上年末的11.92万户增加到19.62万户。

1993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1379公里,比上年增加18.8公里,道路总面积1378万平方米,增加58.6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1317公里,增加40公里。市区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2338辆,比上年增长35.85%;客运量7.74亿人次,增长16.61%;客运周转量42.55亿人公里,增长20.95%。

全年城市供电量78.4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49%;售水量9.95亿立方米,增长6.48%;液化石油气销售量比上年增长8.16%,居民燃气普及率为60.5%。公用、环卫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工业废水处理率和废气处理率分别为78%和77.6%,达到了计划要求;烟尘控制区和噪声控制区覆盖率分别为91.3%和41.1%。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1993年完成通过验收的科技计划项目共79项,其中已投产应用46项。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全年登记的技术合同有2543项,合同金额4.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倍和1.14倍。全市共受理专利申请1250件,比上年增长12.4%,批准授权专利1132件,增长1.28倍。年末市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5%。全市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达456个。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技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