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以房地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投资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在国有单位投资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9.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26%。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客货运输全面增长。1992年,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专业运输部门完成货物运输量11304万吨,比上年增长9.78%;货物周转量2782亿吨公里,增长5.26%,其中:除公路略下降1.96%外,铁路、水运、航空的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7.72%、5.11%和4.35%;客运量7552万人,比上年增长18.72%,客运周转量168亿人公里,增长18.48%,其中: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客运周转量分别增长8.62%、27.10%、8.97%和11.20%。港口货物吞吐量6477万吨,比上年增长14.50%。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电信建设步伐加快。199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42.03%;新增市话交换机容量9.82万门,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41.1万门,比上年增长31.39%;年末市话机数达54.15万部,增长22.65%。实现了市辖区、县(市)电话联网。各项通讯新业务继续加强,年末全市新增无线寻呼机用户9.72万户,累计22.48万户;新增移动电话1.46万户,累计2.64万户;程控电话新业务使用户数为15.53万户,占配置总数的21.83%。 国际通讯事业稳步发展。1992年末广州国际长途电路达1791路,比上年增加453路。国际特快专递可通达178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国际和港澳台邮电业务总量达4亿元,比上年增长34.13%。 五、国内商业和市场物价 零售市场持续增长。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2%,是1988年以来最高增长年份,扣除零售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仍增长12.69%。其中,消费品零售额209.52亿元,增长23.1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8.19亿元,增长12.59%。 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有商业比上年增长19.70%,集体商业增长29.09%,合营商业增长27.40%,私营和个体商业增长27.3%。以商业为主的多条流通渠道发展十分迅猛,其中:商业商品零售额增长24.40%,饮食业增长18.80%,工业增长26.33%,其他行业增长24.54%。 各类消费品全面旺销。与上年比较:食品类消费品增长12.69%,衣着类增长35.78%,日用品类增长30.15%,燃料类增长34.40%。主要商品零售量比上年增长的有:猪肉增长41.5%,鲜蛋增长9.5%,水产品增长10.2%,服装增长7.1%,洗衣粉增长16.0%,照相机增长12.3%,洗衣机增长54.3%。但粮食、电冰箱、彩色电视机、自行车等商品零售量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营销方式变革,商业企业活力倍增,特别是大中型零售企业发挥了优势。全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零售商店和饮食业企业数增加到8间。 批发市场不断扩大。1992年,国有商业和供销社商业批发销售额1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5%,其中销往市外的销售额54.49亿元,增长7.83%。 集市贸易成交增长迅猛,专业交易市场不断扩展。1992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6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7.17%,全年投入市场建设的资金1.16亿元,建成开办市场共37个,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专业性的服装灯光夜市,工业品、电器、医药、药材、粮油等贸易市场扩展迅速,在市场流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产资料市场购销活跃。1992年,市属物资部门购进总额42.7亿元,比上年增长69.73%,销售总额45.4亿元,增长70.29%。 1992年价格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我市全面开放粮油、冻猪肉等销售价格,提高了房租等服务项目价格,进步扩大了市场调节比重,物价有所上升。1992年全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1.7%,其中消费品零售物价上升8.9%,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9.6%。各类商品价格变动:食品类上升10.6%,其中粮食上升18.4%,副食品上升10.6%;衣着类上升5.5%;日用品类上升1.2%;书报杂志类上升4.5%;药及医疗用品类上升8.6%,燃料类上升21.7%,建筑材料类上升20.0%;文化娱乐用品类下降1.3%。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全面增长。1992年全市外贸进出门总额39.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外贸商品出口总额达24.54亿美元,增长33%,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当年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在出口总额中,外贸公司出口5.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6%;工贸公司出口6.63亿美元,增长17.83%;“三资”企业出口10.73亿美元,增长91.78%。形成了几个轮子推动外贸出口发展的新格局。 利用外资再创佳绩。1992年出现了外商前来洽谈投资多、大财团多、大项目多,利用外资额大等特点。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925宗,比上年增长9.22%;合同规定利用外资47.11亿美元,增长4.38倍,超过了改革开放十三年来全市合同外商投资额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7.29亿美元,增长93.1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54亿美元,增长1.39倍。在外商新签合同中,合同外资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154个。随着我市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一些外商开始涉足商业、金融和房地产等投资领域。今年新签利用外资开发房地产项目合同141宗,合同外资金额为24.6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5倍和11.97倍。年末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3291家,比上年末增加1306家。去年香港南洋商业银行、香港东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日本住友银行在广州设立了分支机构。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发展。1992年,市属签订合同1215宗,比上年增长19%;合同金额1.12亿美元,增长3.44倍;完成营业额9033万美元,增长5.78倍;年末在境外人数6563人,比上年增长1.26倍。 旅游业有所发展。1992年涉外宾馆酒店接待外国人士、华侨、港澳台胞208.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1%;旅游外汇收入22.08亿元(外汇券),增长25.73%。 对外开放区域不断扩大。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不断完善。1992年全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额3.88亿元,增长44.95%;外贸出口额2.27亿美元,增长14.01%。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区的规划和利用外资开发工作进展迅速。 七、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1992年公用事业、自来水、煤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65.16%。东风路改造、北环高速公路、珠江隧道、江村水厂扩建、油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进展较快。市区全年竣工并交付使用的主要工程有:新建桥梁14座,其中立交桥6座,日供水能力新增18.4万立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27.89公里,油制气管道铺设211公里,管道煤气用户由上年末的3.26万户增加到12.5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