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1992年末,城市道路总长964公里,比上年增加13公里;道路总面积1118万平方米,增加25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1277公里,增加32公里。 1992年末市区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2141辆,比上年增长8.41%;客运量6.84亿人次,增长0.88%;客运周转量45.42亿人公里,增长3.06%。 全年城市供电量88.41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2.55%;售水量9.34亿立方米,增长6.34%;液化石油气销售量比上年增长6.35%,居民燃气普及率为53.82%。 八、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1992年全市完成科技计划项目65项,其中已投产应用43项,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获市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86项。全市共受理专利申请1112件,比上年增长37.11%,批准授权专利496件,增长14.38%。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1.97亿元,增长1.28倍。科技队伍不断扩大。年末市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19万人,全市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达700多个,在这些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2.7万人。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1992年全市招收研究生921人;在学研究生3428人,比上年增加279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2.26万人,增加3066人;在校学生6.70万人,增加2569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快。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0.56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2.38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5.92万人的66.33%。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提高。小学入学率99.88%,小学升学率98.17%,初中升学率64.22%。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成人教育取得新进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蓬勃发展。199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63万人,在校学生3.5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70%和5.16%。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3.92万人,增长13.05%。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1992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群众文化馆、艺术馆14个,公共图书馆12个,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2座,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13个。全年发行各种新影片200部;发行报纸12.62亿份,比上年增长15.34%;发行杂志4019万份,下降8.35%;销售图书7182万册,增长8%。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92年全市有各级卫生医疗机构2323个,医疗病床3.26万张,比上年增长4.32%,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91万人,其中医生2.13万人,增长1.65%。1992年我市再次荣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的称号。 体育事业成绩较好。1992年,我市运动员获得5个世界冠军,获得2个亚洲冠军,获得24个全国冠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举办县区级以上体育运动会318次,参加的运动员达14.2万人次。青少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78.6万人。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1992年末全市总人口6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3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检查,1992年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3722元,比上年增长28.10%。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继续增加,1992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空调器9.7台,比上年增长2.23倍;摩托车7台,增长48.94%;录放像机60.3台,增长26.42%;照相机45.3台,增长22.43%;组合音响27.3套,增长7.91%。另据180户农民家庭抽样检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153元,比上年增长24.04%。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自行车315辆,比上年增长5.35%;彩色电视机36台,增长24.14%;收录机68台,增长17.24%;电冰箱8台,增长33.33%;摩托车9辆,增长28.57%。 劳动就业领域的各项改革取得新的成绩。1992年城镇安置待业人员9.6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年末全市职工人数205.83万人,比上年增加6.4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39.72万人,增加0.54万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45.90万人,增加1.99万人;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20.21万人,增加3.91万人。年末城镇个体劳动者12.89万人,比上年增加0.88万人。 全市职工工资总额9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1%。职工年平均工资4838元,增长19.28%,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6.7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上升。199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2.31亿元,比年初增加96.41亿元,增长39.20%。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各类险种承保总额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3.83%。全市有1.41万家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有72.62万户参加家庭财产保险,有288万人参加人身保险。保险公司共支付国内财产保险赔款1.48亿元,支付人身保险赔款886万元。 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1992年市区新建住宅233.55万平方米,新增住宅3万多套,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8.5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25.8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9%。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有一部分是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所列数据包括范围,除个别注明外,均为全地区数据。 3、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速度,除农业商品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之外,其他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4、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利润、税收和折旧等价值,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