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娄底市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2008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46.13亿元,增长13.6%,比全市GDP增速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86亿元,增长16.0%。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19亿元,增长28.5%;重工业增加值222.67亿元,增长15.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掘业增长22.03%,制造业增长14.2%,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5%,在制造业中,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8.2%。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11.9亿元,增长49.2%。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8家,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由2007年末的50户增加到73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5.07亿元,增长51.7%。发展方式有所转变,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8.23亿元,增长7.7%,全市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4亿元。产销衔接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37.61亿元,增长41.4%,产品销售率达99.1%。在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娄底排名市州第7位,继续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

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原煤生产1060.3万吨,增长17.6%;纯碱9.44万吨,增长2.9%;水泥500.4万吨,增长23.0%;氮肥(折纯)32.06万吨,增长27.4%。发电量69.9亿千瓦时,下降9.5%;钢材产量592.0万吨,下降6.0%;生铁产量611.7万吨,下降3.1%;焦炭181.6万吨,下降8.0%;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全市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突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能源审计与环保“三同时”制度,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5.7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9%、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其中二氧化硫、砷、镉的排放削减率分别达到8.4%、20.5%、14.3%。工业企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8.9%、98.7%和97.6%。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97.4%。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增长3.9%,全市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8亿元,增长5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3.77万平方米,增长4.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4.12万平方米,下降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8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77亿元,增长31.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9.63亿元,增长32.7%。城镇以上施工项目431个,下降10.8%。工业投资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94亿元,增长5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4%,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16.41亿元,增长57.9%。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全市18个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二广高速、娄新高速已开工建设,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娄底到达场)、长昆铁路客运专线、天然气管输工程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吉星路、市体育馆等城建项目顺利推进。2008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62.18亿元,增长28.9%。其中,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66亿元,增长12.4%。

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业明显降温。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3.27亿元,下降0.01%。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2.6亿元,下降64.8%。商品房施工面积380.12万平方米,增长10.8%,比上年增幅下滑49.7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89.5万平方米,下降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6.7万平方米,下降13.7%。

五、国内贸易

消费持续走强。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56.37亿元,增长21.3%,增幅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长18.0%,零售业增长22.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1.6%,分别较上年同期加快2.2、5.4和2.1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1.35亿元,增长22.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5.02亿元,增长20.0%。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儿童玩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销售额分别增长87.5%、51.0%、121.9%和62.2%。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活跃。全市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总额达10.62亿美元,增长67.8%,其中出口4.63亿美元,增长62.2%,进口5.99亿美元,增长72.4%。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17家,变更登记12家,全市已有进出口经营权139家。双峰县成功获批全省“十大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县”。外贸市场逐步扩大,业务涉及59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拓展到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等新市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家,合同利用外资0.9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2亿美元。内联引资(省外境内)项目193个,合同引资223.13亿元,实际到位59.82亿元。在6月中旬2008湖南(上海)投资活动洽谈周上,共签项目56个,投资总额90.0亿元。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出国参展,在5月全市有4家企业赴越南参展,签订矿山机械等合同1200多万美元。

对外经济合作大幅增长。2008年,全年新签对外劳务合同金额493.2万美元,增长72.4%;累计完成营业额388.5万美元,增长112.3%;累计外派劳务人员424人,增长48.8%;期末在外劳务人员664人,增长26.2%。境外投资实现“零”突破,辉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老挝。

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8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20.1亿元,旅游接待403.8万人次,分别增长29.7%和29.3%,其中旅行社收入1.3亿元,增长25%,旅游星级饭店收入6.35亿元,增长36%。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0.65万人次,增长47.7%。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星级酒店、旅行社达到20家和29家,生产旅游商品企业达160家。旅游人才培训力度加大,全市开设旅游专业的高、中等(院)校8所,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06万人。旅游商品开发有新突破,2008年举办了娄底首届旅游商品展览会。旅游推介活动精彩纷呈,全年重点举办了“2008中国湖南国际旅游文化节之紫鹊界梯田景区首游庆典活动”、首届梅山漂流王大赛、冷水江市波月洞“我唱我秀”大赛等节庆活动。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2008年已通过省级初检。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全社会货物周转量64.24亿吨公里,增长14.8%;旅客周转量34.52亿人公里,增长14.0%;其中,完成公路货运量0.78亿吨,增长13.1%;公路货物周转量61.15亿吨公里,增长14.0%;完成公路客运量1.02亿人,增长4.5%;公路客运周转量34.50亿人公里,增长14.1%。机动车拥有量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8.51万辆,增长36.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71万辆,增长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