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特大冰雪灾害、非法集资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等严峻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负重奋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 2008年,全州生产总值为226.66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7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93.6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91.44亿元,增长9.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081元。 在全州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9∶41.5∶39.6调整为18.3∶41.3∶40.4。 全州财政总收入24.04亿元,增长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4亿元,增长13%。财政支出62.67亿元,增长21.5%。省定我州为民办实事26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其中18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解决民生保障问题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2008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5∶10∶22∶2∶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29万公顷,同比增长1.9%;粮食总产量86万吨,增加1.6万吨,增长2%,比历史最高年产2001年的85.7万吨,增长0.4%,创历史粮食产量新高。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发展。新开发特色产业0.8万公顷,在油料、烟叶、水果、茶叶、药材、蔬菜六大经济作物生产中,除蔬菜受年初冰冻灾害影响,产量略减外,其余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油料、烟叶、水果、茶叶、药材产量分别达7.9万吨、2.7万吨、68.1万吨、807吨和5.9万吨,分别增长12.4%、13.4%、20.6%、11.9%和6.4%;蔬菜产量67.5万吨,下降2.8%。六大经济作物产值达25亿元,同比增长8.2%。畜牧水产业较快发展。全州生猪饲养量212.4万头,增长6.9%;生猪出栏109万头,增长7.7%;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38.11万头、55.25万只和1031.87万羽,增减幅度分别为4.5%、-0.3%和3.9%;全年肉类总产量9.3万吨,增长4.3%。新增6家省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88家。 全州农村投资12.08亿元,增长1.8%。财政支农支出10.09亿元,增长38.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0万千瓦。全年水利水电投入资金4.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91亿元,省投资0.4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52万公顷;2座中型水库和26座小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工建设,完成11座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000公顷;解决农村10.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水电装机3万千瓦。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第二轮“整村推进”全面完成,新解决 10万低收入人口温饱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通畅工程完成路基686公里、路面672公里,完成20个农村客运站建设和385个村村间道路硬化1827公里;新增通电话自然村99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61个;第三期农网改造全面启动,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新建沼气池1.04万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0.2亿元,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83亿元,增长8.4%。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同比下降17.6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5.49亿元,增长5.9%;集体企业增加值0.17亿元,下降24.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1.52亿元,增长10.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0.77亿元,增长112.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67.44亿元,增长7.3%;轻工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19.1%。分产品看:白酒产量增长89.8%;锰矿石成品矿和铁合金产量分别增长67.9%和54.6%;锌和硫酸分别增长33.6%和25.9%;水泥、原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下降7.9%、6.2%和3.5%。支柱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明显。以锰锌加工、食品加工与生物医药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59.3亿元,增长11.5%,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9%;以矿产业、烟酒业、化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75.7亿元,增长9.8%。其中,矿产业增长10.4%,烟酒业增长28.1%,化学制造业增长7.5%,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0.9%;全州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2.8亿元,增长8.2%,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4%。全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95户,占90.2%,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54亿元,增长16.9%。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9亿元,下降54.1%,在2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实现利税18.99亿元,下降11.4%。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98.6,下降18.7%。三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亿元,增长17.3%,占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7.8%;实现的利税17.2亿元,下降10.3%,占规模工业利税的90.7%;从业人员4.2万人,增长9.3%,占规模工业从业人员的76.8%。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3.44亿元,增长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0.5万平方米,下降9.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4.6万平方米, 下降2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1亿元,同比增长28.4%,为近5年来最高增速。其中,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9.5亿元,增长31.9%;完成农村投资12.1亿元,增长1.8%;完成跨地区项目投资9.3亿元,增长32.7%。 全年施工建设项目646个。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468个。施工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03个,完成投资61.4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额56%。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农林水利、电力、交通、信息网络、城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等领域。 继续加强市政、电力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全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7亿元,增长64%。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7.3亿元,增长7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1.5亿元,增长3.5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投资2.3亿元,增长11.1%;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4.6亿元,下降13%。 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自筹资金到位58亿元,增长24.7%,银行贷款到位5.4亿元,增长23.7%。投资的自主性增长已经成为了推动整个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州完成非公有制经济投资42亿元,增长21.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2.1%。在非国有投资中,私营经济投资28.5亿元,增长38.5%,占城镇以上投资额的26%。 全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76亿元,增长10%,增幅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全年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86.6万平方米,下降13.4%。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州商品房屋价格下跌,许多消费者仍然持币观望,房地产销售市场较为低迷。全年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8.8万平方米,下降52%,实现销售额5.91亿元,下降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