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速度永州、和谐永州、活力永州”,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快赶超崛起步伐,全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06.39亿元,增长14.0%,比上年快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1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9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207.93亿元,增长17.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1.0%、27.9%和4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875元,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全市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1.8%、13.8%和14.0%。 “三化”进程加速推进。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8%,拉动经济增长4.03个百分点。工业占GDP比重为22.7%,比上年上升0.19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6家,比上年增加2家,高新技术总产值达到63.52亿元,增加值为10.47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280家,增长13.9%;省级龙头企业新增4家,增长25%;市级龙头企业新增25家,增长61%。全市有4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比上年增加19家。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7年城镇化率34.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较快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0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6%,生活资料价格上涨3.86%。通讯服务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0.6%。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2.9%,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 节能环保取得新进展。全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8.64%;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削减率为0.84%,化学需氧量削减5.58%,砷削减率为8.7%,镉削减率为20.04%;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1%;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为91%。 和谐永州建设稳步推进。全省8件实事分给永州22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2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共完成通乡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投资9.96亿元,建设通乡公路286公里、通畅里程3063公里,分别完成任务数的190.7%和120.1%。新增通电话自然村87个,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36所;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标准化农家店580家。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10.78万人,完成任务数的103.7%。新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2.57万平方米,完成任务数的171%。新建农村沼气池6209口,完成省定年度计划的103.5%。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19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4277万元,解决了12.3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均比上年增长64.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帮扶203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均超额完成任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经济仍相对薄弱;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日益显现;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政务环境、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2.8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15.76千公顷,增长0.63%。油料种植面积37.71千公顷,增长7.96%。棉花种植面积2.09千公顷,增长6.09%。蔬菜种植面积145.69千公顷,增长5.05%。粮食总产量314.63万吨,增产8.68万吨,其中稻谷产量268.77万吨,增2.1%。肉类总产量68.93万吨,增长5.8%,其中,牛肉3.26万吨,增长7.2%;羊肉0.79万吨,增长6.4%;猪肉51.73万吨,增长5.5%。水产品产量15.42万吨,增长6.3%。全年生猪出栏760.74万头,增长6%;羊53.54万头,增长7.1%;牛29.5万头,增长6.9%;家禽8815.98万羽,增长6.3%。 表1: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绝对量同比增长% 粮 食314.632.8 油 料7.638.8 水 果86.156.9 蔬 菜395.397.4 棉 花0.2710.5 麻 类0.161.4 烟 叶3.51-1.6 药 材4.038.5 肉 类68.935.8 禽 蛋4.755.9 水产品15.426.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改善。全市水利建设投入资金2.79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12万处。林业投入2.65亿元,完成造林32.27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完成土地治理项目投资6437万元,改造中低产田9.4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完成投资4139万元,新增耕地4435.5亩。烟基建设完成投资1.65亿元,增长27.5%。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和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共争取投入资金910万元,增长1.1倍。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54.77万千瓦,增长9.8%。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多渠道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8亿元,新启动了260个示范村建设,完成了300个村的村庄整治规划。示范村完成改水1.65万户,改厕1.3万户,改厨1.04万户,新建和硬化通组入户道路1800余公里。兑现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8326万元,比上年增加14108万元,66.5万农村学生受益;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9所,村级“五保之家”27所,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由上年的6%提高到7.3%,人均供养标准由上年的796元提高到893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由上年的3个县扩大到全市范围,参合人员由上年的69.11万人增加到374万人,参合率达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7家,实现增加值81.08亿元,增长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6.9%,中小企业增长24.2%,集体企业增长12.4%,股份制企业增长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1.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3.9%,重工业增长16.4%。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7个省级工业园共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9.05亿元,增长25%。 表2:规模工业增加值汇总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