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怀化市统计局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38.7亿元、9.4亿元、19.0亿元、1.9亿元,分别增长3.4%、11.9%、5.9%、16.4%,比例为55.2:13.3:27.0:2.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33.61千公顷,调减1.46%;油料种植面积86.99千公顷,增长2.7%;棉花种植面积1.8千公顷,增长1.97%;茶叶种植面积2.64千公顷,减少2.9%;水果种植面积63.32千公顷,增长11.3%;蔬菜种植面积76.87千公顷,增长8.27%。

畜牧业增长加快。全年出栏肉猪383.36万头,增长5.5%;出栏牛18.42万头,增长6.2%;出栏羊68.33万只,增长1.0%,出笼家禽4336.24万羽,增长4.6%。肉类总产量37.92万吨,增长4.2%;禽蛋产量1.64万吨,增6.7%;牛奶产量849吨,增长11.3%;水产品产量3.91万吨,增长6.3%。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全市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亿元,完成水库大修工程112处,渠道续修防渗287.8公里,整修山塘溪坝3186座,新修骨干山塘26口,新增灌溉面积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改造低产田4.5万亩,解决26个村900户6500人的饮水困难。靖州、新晃、芷江、麻阳、溆浦、辰溪等7个全国“十五”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全部通过了达标验收。完成了149个乡(镇)的农电体制改制,全市通电户通电率达99.8%,基本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全市完成退耕还林21.4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生态公益林试点面积由88.7万亩扩大到157.8万亩。“长治”工程和国债水利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1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71平方公里。全市新建沼气池6551口,省柴灶4.5万个。

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7769.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169.8万元,信贷扶贫资金3600万元,实施产业开发类项目174个,全年减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5.1万人。扶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9所,为贫困人口减少医疗费用43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76万元,培训输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3469人,培训农民和科技骨干10.2万人次,解决了8.04万人和6.4万头大牲畜的的饮水困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78.52亿元,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80亿元,增长2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15.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29.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16.6%;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96%。

工业产量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原煤生产量94.8万吨,增长44.7%;水泥303.4万吨,增长22.8%;机制纸6.6万吨,增长25.4%;配混合饲料16.7万吨,增长24.9%;人造板43.9万立方米,增长27.5%;中成药1029.3吨,增长5.6%;化学纤维5302吨,下降7.3%;发电量88.3亿千瓦时,下降13.2%。

企业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总额7.1亿元,增长29.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0.71亿元,下降16.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0.42亿元,下降38.6%。规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7亿元,增长3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利润总额0.99亿元,增长34.3%。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90亿元,增长7.5%。建筑企业利润总额0.3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0.16亿元;税金总额0.73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0.32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0.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6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9.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37.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1.02亿元,增长22.6%;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7.49亿元,农户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增长10.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6.6亿元,增长15.5%;更新改造投资23.4亿元,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9.02亿元,增长18%。

项目带动取得明显成效。落实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湘西地区开发取得重大进展,52个纳入湘西地区开发规划的产业项目已有51个项目开始启动,开工率达到98%,到位资金31.6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1.02亿元,其中贷款贴息和引导资金3733万元。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芷江机场投入营运,邵怀高速、怀新高速、常吉高速、环城路等进展顺利,凤滩电站扩机增容工程竣工发电,铜湾电站、大伏潭电站、托口电站、清水塘相继开工建设。金大地100万吨水泥生产线正式投产,华中水泥扩建工程即将完工。

五、贸易、商务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9亿元,增长13.7%。其中市零售额34.83亿元,增长15.2%;县零售额38.22亿元,增长15.0%;县以下零售额36.54亿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49亿元,增长13.6%;餐饮业零售额17.14亿元,增长13.8%。

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482万美元,增长1.6%。其中,出口3327万美元,下降1.3%;进口155万美元,增长176.8%。

招商引资成效较好。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3911万美元,下降26.1%%;实际利用外资1895万美元,增长25.3%。引进市外境内投资项目458个,实际到位53.03亿元,增长46.5%。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我市旅游按照“中心抓整合,南北抓对接”的工作思路,加强中心片的资源整合和线路编制推介,重点开发长株潭——武汉华中——广西等客源市场,在长沙和武汉举行了大型旅游产品推介会,参加了国内旅游交易会(桂林)和湖南旅游博览会。“五一”、“十一”等长假期间,我市各景点接待的自驾车旅游者成倍增长,来自长株潭和广西等地区的游客数量大增,市民周边休闲旅游继续火爆。洪江古商城、通道万佛山、沅陵二酉山、石羊哨温泉、芷江和平园等重点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65万人次,增长12%;旅游总收入17亿元,增长25%。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

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37.6亿元,增长8.7%。完成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不含铁路部分,下同)25.6亿吨公里,下降8.8%;旅客周转量23.2亿人公里,下降6.7%。

邮政通信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5亿元,增长17.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亿元,增长15.8%;电信业务总量14.2亿元,增长17.1%。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1.43万户,增长19.8%;移动电话用户56.01万户,增长48.8%;国际互联网络用户6.0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