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开拓进取,狠抓主导产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82.1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61.85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86.71亿元,增长9.3%。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县区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应变能力不强;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0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29.6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66.36亿元,增长1.8%;林业产值6.34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49.91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6.99亿元,增长30.0%。在主要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257.00万吨,比上年下降1.4%;烤烟2.87万吨,增长16.11%;棉花0.29万吨,下降34.1%;油茶籽4.50万吨,下降2.1%;水果19.97万吨,下降23.6%;蔬菜252.52万吨,增长18.0%;牲猪出栏532.30万头,增长3.6%;水产品产量9.08万吨,增长18.1%。全年植树造林2.45千公顷,增长23.7%。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粮食播种面积470.25千公顷,调减2.2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4.76千公顷。增加0.85千公顷。其中烤烟和药材种植面积分别为15.6千公顷和3.54千公顷,增长较快,一批优质稻基地、香柚基地、碰柑基地、蔬菜基地、白果基地等初具规模。 退耕还林,保护生态平衡工作力度加大。全市退耕还林面积0.3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1.5%。 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5.9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3.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3%;农村用电量29966.25万千瓦,增长15.5%;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63.65万吨,下降1.3%。 乡镇企业在困难中生存发展。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29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82.12亿元,增长10.6%。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09.9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03亿元,增长2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1.90亿元,增长25.4%;集体企业7.79亿元,增长2.2%;股份制企业26.77亿元,增长4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8亿元,增长5.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19.43亿元,下降11.3%;重工业产值47.60亿元。增长46.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独立核算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1%,比上年增长29.8%个百分点。从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7大指标来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增长1.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2356元/人,增加4772元/人;总资产贡献率为11.3%,增加1.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34次,加速0.2次;成本费用利闰率为1.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34次,加速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7%,增加4.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73.1%,下降5.6个百分点;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3073万元,增盈7706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1894万元,减亏11430万元。 工业产品产量面向市场,逐步进行适应性调整。全年完成汽车产量10467辆,增长143.1%;卷烟25.66万箱,增长1.4%;布3353.68万米,增长3.4%;机制纸及纸板4.47万吨,增长110.7%;原煤17.73万吨,增长28.6%;发电量128173.77万千瓦时,增长8.1%;十种有色金属18258吨,增长47.2%。 建筑业生产有所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68亿元,增长12.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5.77万平方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1.16万平方米,增长226%;全市有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67家。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2%。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完成投资23.55亿元,增长12.71%;集体和个人投资30.67亿元,增长21.31%。在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4.90亿元,增长7.91%;更新改造投资5.42亿元,增长31.73%;房地产开发投资1.64亿元,增长0.66%。年内施工项目495个,新开工332个;全部竣工投产项目333个。 重点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全市19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56亿元,比上年增加139%,完成年计划的113%。其中宋家洲水电站、宁远22万伏变电站、永连公路、邮电418工程、单江水库、衡昆高速公路永州段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77%、105%、130%、490%、100%和165%。 四、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发展较快。2000年末,全市拥用车辆26139辆,比上年增加1397辆。其中客车11342辆,增加735辆;货车14657辆,增加768辆。全年完成客运量3485万人,增长6.0%;完成客远周转量234525万人公里,增长4.0%;完成汽车货运量896万吨,下降13.0%,货物周转量164967万吨公里,下降12.7%。永州机场的建成试航,结束了全市昔日无航运的历史,为永州市构筑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全市市内电话用户2.1万户,增长44.5%,农话用户,增长25.0%;无线寻呼用户6万户,增长33.9%;移动电话用户11.4万用户,增长60.7%。 五、国内贸易、市场物价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平稳发展。全年实现消费品售总额69.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零售额24.93亿元,增长9.5%。按经济成份分类,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74亿元,增长5.9%;非公有经济51.28亿元,增长10.8%。 物价总体水平波动不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2%,上升2.2个百分点。分类看:食品价格上升0.7%,衣着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0.9%,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6.1%,医疗保健价格上升1.8%,服务项目价格上升9.1%,其中学杂费、保育费上升14.7%。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格上升1.8%,服务项目价格上升9.1%,其中学杂费、保育费上升14.7%。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为99.9%,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2个百分点,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6.1个百分点。 进口快速增长,出口大幅下降。全市进口总额33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8.3%。其中进口总额3072万美元,增长38.8%;出口总额247万美元,下降89.8%。实际利用外资2811.6万美元,增长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