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郴州市统计局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47个,下降28.8%。实际利用外资39008万美元,增长17.8%,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外资31107万美元,增长11.7%。新签合同外资47999万美元,增长20.5%。实际到位内资137.1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内资87.7亿元,增长1.1%。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90万美元,增长18.4%;外派劳务1565人;实现境外投资640万美元。

全市接待各类旅游者1090万人次,增长19.9%。实现旅游总收入68.3亿元,增长22.8%。

七、交通和邮电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3.3%。公路水运客货运换算周转量96.1亿吨公里,增长1.4%。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92.0亿吨公里,增长1.5%,其中:公路91.1亿吨公里,增长1.5%;水运0.9亿吨公里,增长0.8%。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40.1亿人公里,增长1.1%,其中:公路39.8亿人公里,增长1.1%;水运0.3亿人公里,下降6.0%。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5.6亿元,增长1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亿元,增长12.2%;电信业务总量42.9亿元,增长1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2.6万户,增长2.4%;移动电话用户157.1万户,增长7.6%。年末电话普及率48.8%,提高2.6个百分点。年末互联网宽带网用户12.8万户,净增0.67万户。

八、财政、金融、证券与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65.7亿元,增长11.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4亿元,增长12.9%;上划中央“两税”20.9亿元,增长6.4%;上划“两个所得税”6.4亿元,增长18.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8.6亿元,增长21.5%;比年初增加119.9亿元,同比多增28.3亿元,增长3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8.5亿元,增长21.7%,比年初增加86.7亿元,同比多增27.7亿元,增长46.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5.2亿元,比年初增加44.6亿元,同比多增13.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61.6亿元,新增12.8亿元;工业贷款51.2亿元,新增10.5亿元。

全市股票基金交易499.2亿元,下降47.4%。开户股民(含基金)总数10.99万户,新增1.41万户,同比少增2.58万户。

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7.1亿元,增长52.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3.7亿元,增长60.5%;财产险保费收入3.4亿元,增长26.8%。理赔支出4.1亿元,增长114.6%。其中,人身险理赔支出0.5亿元,下降3.9%;财产险理赔支出3.6亿元,增长156.8%。全市能繁母猪承保26.8万头,保费1610.5万元;水稻保险承保264.5万亩,保费4444.4万元,统保面70%;农房统保93.55万户,保费1029万元,统保面97.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75所,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新增学位5000多个。全市普通高校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59万人,在校生1.86万人,毕业生0.52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9万人,在校生3.37万人,毕业生1.3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17万人,在校生7.23万人,毕业生2.78万人。初中招生4.76万人,在校生13.7万人,毕业生5.4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32万人,在校生39.08万人,毕业生4.6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03人,在校生520人,毕业生32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8%。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20.0%。全年专利申请568件,增长26.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0件;专利授权230件,增长19.8%。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30项,增长8.3%,其中省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53项,增长29.3%。鑫泰银业公司承担的“复杂物料高效提取稀贵金属关键技术的引进与研究”项目,实现了郴州市争取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零的突破。金箭焊料有限公司的新型软钎焊用材料技术研发中心被评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1.48%;每万农村人口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引进、交流人次比例为21.2%。

全市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3578批次,新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5个,新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43个,申报33个标准化战略项目。全市年末有各类气象台站10个,自动观测点210个,地震台站5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2个,公共图书馆11个,影剧院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43个。全年建设19个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319个农家书屋。全年放映乡村公益电影3.53万场次,城市社区、广场放映1460场次。小品《摊灯》获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金奖、“天穆”杯全国首届“新农村、新文化、新风貌”小品展演二等奖;《湘南,一个英雄的故事》获全省首届湘人湘歌大赛金奖。湘南起义纪念馆、桂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纪念馆列为全省首批免费开放的纪念馆;汝城香火龙、桂阳湘剧成功申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市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9个,乡镇广播电视机构231个,调频发射和转播台11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3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39.96万户。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5.9%,提高0.1个百分点;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6.2%,有线电视入户率27.8%,分别提高0.1个和1.7个百分点。全年解决农村电视盲区18.8万人看电视难的问题。

全年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63所。建成市辖区和县级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11个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12.8万人,参合率为88.4%,提高5.9个百分点。全市计划免疫覆盖率95.5%。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7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35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0.72万人,注册护士0.58万人。

全市体育场地2169 个。其中,体育馆16座,运动场19个,游泳池1个,各种训练房30个。全年运动员夺取省级以上冠军48个,其中,世界冠军3个,全国冠军4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建设占用耕地745.96公顷,灾毁耕地3.9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7.9公顷。土地整理增加耕地84.5公顷,开发增加耕地424.9公顷,复垦增加耕地10.9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24万公顷。

截止年末,全市持有采矿权许可证的矿山967个,其中煤矿292个,有色、黑色金属矿山133个,其它矿山(包括砂石、粘土)542个。全市共有特大型矿床3处、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22处、小型矿床116处。已发现矿产112种、矿产地150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其中钨、钼、铋储量均居全国第一,锡、锌储量居全国第二和第四;微晶石墨储量同类型占全国储量的70%;萤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0%、全省的80%;煤炭储量5亿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