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郴州市统计局

郴州市统计局

2008年3月19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打基础、创环境、反腐败、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克服特大旱涝灾害的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为6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1.7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220.4亿元,增长14.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5%,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6%,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9%,下降1.1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7%、53.2%和42.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12.5%,三季度增长12.2%,四季度增长1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836元,比上年增长12.0%。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9%。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01

#食品114.04

烟酒及用品106.33

衣着99.0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7.0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1.90

交通和通讯100.1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8.66

居住104.46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4.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投资192.9亿元,增长15.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7.5%。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收33.3亿元,增长38.6%,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7.9%。

全市8件实事23个考核项目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1个县(市、区)总体上达到目标要求。全年建成通乡公路309公里,通村水泥(沥青)路2158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29个。解决20.4万人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员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新增53个通电话自然村。完成16个农村“乡乡能上网”信息工程。新建农村沼气池0.83万口。解决14.9万人饮水困难及不安全问题。新建400家标准化乡村农家店。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 369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8%。

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6亿元,完成“雨露计划”转移培训0.29万人,贫困地区完成沼气池建设2050口,建成3所乡镇卫生院,完成41条132.78公里的通达工程项目建设。二年一轮的111个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34.9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1%。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46.84千公顷,下降2.3%;油料种植面积27.9千公顷,增长3.3%;烤烟种植面积22.8千公顷,下降14.5%;蔬菜种植面积80.3千公顷,下降0.6%。优质稻占水稻面积比重达67.1%,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杂交玉米占玉米面积比重94.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总产量199.6万吨,增长1.9%,其中:水稻产量160.9万吨,增长2%。油料产量5.7万吨,增长4.4%。烤烟产量6.2万吨,下降11.1%。

全年出栏肉猪521.9万头, 下降4.3%;出栏牛15.7万头, 下降1.9%;出栏羊41.3万只,下降3.3%;出笼家禽3175.8万羽,增长0.3%;水产品产量9.6万吨,增长4.6%。

全市7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实现企业总产值39.8亿元,增长23.7%;带动基地总产值22.7亿元,增长30.3%。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03万处,投入资金4.15亿元,完成土石方2867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12平方公里。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5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00.8万千瓦,增长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6亿元,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187.5亿元,增长20.3%;园区工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28.4%。

表2: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618.5

其中:国有企业22.423.0

集体企业3.25.1

股份制企业119.515.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3.556.5

其中:轻工业25.811.2

重工业188.719.7

其中:六大优势产业187.520.3

#有色金属产业86.714.2

能源产业53.529.3

建材产业13.330.8

食品医药产业17.75.6

电子信息产业1.455.0

化工机械产业14.934.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08.3亿元,增长40.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8.6亿元,增长5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8.6%。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

原煤(吨)1540585713.0

铁矿石原矿量(吨)4134506-33.5

铅精矿折含量(吨)66808-10.9

锌精矿折含量(吨)71631-7.3

锡精矿折含量(吨)2123634.2

钨精矿折含量(吨)2251820.2

硫铁矿(折硫35%、吨)40667-16.2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1297759 56.6

配混合饲料(吨)128770 22.9

啤酒(千升)62543 14.1

卷烟(万支)170000011.5

纱(吨)555133.4

布(万米)136411.5

麻袋(万条)113 112.2

人造板(立方米)288505 15.0

农用化肥(折纯、吨)12672110.6

化学农药(折纯、吨)1719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