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我市确定的重点产业项目39个,累计完成投资2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9%。其中鲤鱼江电厂2×30KW机组扩建、金贵金属冶炼、钻石钨冶炼、湘南学院一期工程、桂阳大市场、桂阳220KW变电站、悦来温泉、马田大市场、永兴二级电站一期工程等18个项目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桂嘉公路、莽山入园公路改造、程江口水电站、汝城温泉开发、三九南开制药厂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科技工业园、市有色金属科技工业园项目建设来势喜人。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16.03万辆,比上年增长22.4%,其中汽车6.07万辆,增长16%;农用运输车0.8万辆,增长6.4%。全年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68.3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9%。其中公路运输68亿吨公里,增长37.3%;水运0.32亿吨公里,下降15.7%。旅客周转量29.8亿人公里,增长4%,其中公路29.4亿人公里,增长3.3%;水运0.4亿人公里,增长86.7%。 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9亿元,增长23%。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57.5万户,增长12.7%;固定电话普及率12.5%,比上年高1.5个百分点。移动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用户55.2万户,增长42.3%;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比上年高3.5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27万户,增长3.8%。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商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2亿元,增长10.5%。其中城市105.6亿元,增长10.7%;农村34.6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6.7亿元,增长10.5%;餐饮业18亿元,增长11.3%;其他行业5.5亿元,增长6.9%。以住房、汽车、通讯器材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引领消费市场快速增长。2003年,89家房地产企业销售给居民住房面积38.7万平方米,销售额2.9亿元;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家电、中西药品、通迅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147.5%、16.6%和112.6%。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显示出巨大活力,全市5家限额以上连锁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5亿元。 商品交易活跃。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277个,全年商品成交额52.3亿元;其中亿元市场4家,商品成交额10.3亿元,占全部商品成交额的19.7%。 市场物价平稳。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7%。各类消费价格与上年比:食品类上升2.1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下降3.2个百分点;衣着类上升1.3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2.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升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下降2.9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1.7个百分点;居住上升4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2.5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0.4%。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全年进出口总额97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8%。其中出口7049万美元,增长56.6%;进口2690万美元,增长61.2%;一般贸易出口6328万美元,增长56.3%;加工贸易出口721万美元,增长59.9%。大宗出口商品中,石墨1229万美元,下降0.6%;白银793万美元;棉布547万美元,增长70.9%;铋1093万美元,增长89.8%;服装1468万美元,增长20.7%。对美国、日本、比利时、萨尔瓦多和香港等国家(地区)的出口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利用外资项目54个,实际利用外资20951.56万美元,增长35.8%。实际利用内资38.9亿元,增长209%。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旅游景点增多,旅游设施改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获得成功。全年接待各类游客530.6万人次,增长20.5%;旅游综合收入25.18亿元,增长21.2%。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49亿元,增长24.9%;上划中央“两税”5.62亿元,增长26.5%;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2.02亿元,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35.06亿元,增长18.7%。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对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8.38亿元,新增41.15亿元,增长18.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3.29亿元,新增27.39亿元,增长15.6%;企业存款余额42.14亿元,新增10.78亿元,增长34.4%。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4.43亿元,新增22.44亿元,增长16.1%。中长期基本建设贷款27.61亿元,新增9.38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0.38亿元,新增1.65亿元。 证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3个证券营业部和4个县级交易点,开户人数4.9万人,交易量6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和11.8%。年内还开办了期货交易,已有136人入市。 保险市场繁荣活跃。全市保险公司发展到8家。全年保费收入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11亿元,增长4.5%;人身保险收入5.24亿元,增长17.3%。各项赔付支出0.8亿元,增长3.2%。其中财产险赔款0.61亿元,增长11.1%;人身险赔款0.19亿元,下降16.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全市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万人。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全市科研项目有36个被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完成并通过省级鉴定28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全市科技进步奖31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03家,实现总产值28.6亿元,创利税3.5亿元,分别增长39.4%和81.4%。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已有6家。在全省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易会上,我市有19个项目获湖南省新技术新产品科技创新金奖。专利工作有新进步。全年完成专利注册申请196件,获准授权120件,实施120件。技术市场有新发展。全年签订技术贸易合同6000项,合同成交金额2.8亿元。 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市第一所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湘南学院顺利建成,招生0.47万人,在校生1.17万人。全市有1.9万人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率为69.9%,其中本科上线0.85万人,上线率达44.92%。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全市职业学校42所,中专中职招生0.8万人;全市有0.8万人报考成人高校,共录取0.5万人;全市有3万人参加自学考试,全年毕业787人。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全市省级重点中学已增至9所。普通高中招生2.65万人,在校学生6.5万人,增加0.7万人,毕业1.7万人。全市“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为97.4%,小学为99.9%,小学年辍学率为0.1%,初中辍学率为2.11%。学前教育有新发展。在园幼儿5.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万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33.4%,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70%。 |